老師老師,你覺得存股投資怎麼樣?

存股是國人很愛的一種投資方式,結合了「儲蓄」跟「聽明牌」兩大風氣。

只是最後賺錢了嗎?這些問題可以好好思考一下。

存股最後有賺錢嗎?

觀察國人的投資習慣,多傾向買高配息基金、高配息股票,因此很容易買到一些高配息但成長性低的標的。

舉例來說,有一支股票 A,每年配息6%,以下是存股 5 年的記錄:

股票A股價殖利率配息
2018年1006%6
2019年826%4.8
2020年906%5.4
2021年806%4.8
2022年706%4.2

 從2018年投資 A 股票 5 年下來領到 25.2 元的股息,看起來賺了 25% 左右,實際上股價跌到 70,也就是虧了 30 元,不但沒有賺,反而還小賠,還不如放在國內銀行,至少有 1%。

既然存股的目的是賺錢,不只要看利息,也要把股價的增減算進去,才知道最後有沒有賺、賺多少。

延伸閱讀:《想賺利息卻買股票是否搞錯了什麼?淺談投資2種身分》

與其個別存股,不如存 ETF

存股賺賠與否自然是大事,不過另一個同樣重要的是,聽到「明牌」就一股腦存股,把賺來的錢全部 All in,本身風險就很大。

與其存股,不如存 ETF,把錢分散在不同的標的,技能分散風險,又能獲得長期穩健的報酬,比在個股上一股腦存股安全得多。

這邊有幾支 ETF 可參考:

  • AOA:分散在全世界不同產業、不同公司的股票,有很強的抗跌能力,投資AOA就相當於存股超過兩萬家公司,也是我個人目前總資產佔比最大的投資。
  • VOO:如果是美股愛好者,可以考慮VOO,這是一支追蹤美國標準普爾 500 指數的 ETF,相當於存股美國前 500 大公司,是巴菲特很推的標的。
  • 0050:如果對國內產業有信心,那不妨一次存股台灣前 50 大企業,台積電佔比 45% 左右,也算支持國內產業。

延伸閱讀:《世上真有投資聖杯?資產配置的精隨都在這》

總結

如果想靠存股得到財務自由,那不如存 ETF,報酬穩健,又能避免個股會產生的風險,如果將存股的精神放在 ETF 上,未來會取得不錯的收益;同時存股也不能只看高配息,也要看股價淨值是否低於預期,才知道存股最後是賺還賠。

不滿意投資績效?

歡迎訂閱電子報!

每周調整投資觀點,盡早財務自由!

We don’t spam! Read our privacy policy for more info.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