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請問如何避免老後淒涼?
在談及老年生活時,許多人都擔心未來會過得淒涼。《下流老人》一書中提到,即便月收入 5 萬,依然有可能面臨年老貧困與孤獨的風險。
書中作者舉例,許多他曾輔導的銀髮案例,在年輕時月收入達 10 萬台幣的精英(年收入 120 萬台幣、400 萬日幣),到了晚年依然陷入困境。
到底怎麼回事?為何這些精英沒有成為上流老人、過著有錢有閒又愜意的生活?
上流老人的數目比想像得更少
所謂「下流老人」(日文),指的是存款不足、工作不穩定、下有啃老子女或無可依靠的銀髮族,並非瞧不起長者的意思。
而「上流老人」(日文)則是因應下流老人而生的反義詞,並非指過著富裕生活的銀髮貴族,而是在年老時累積足夠財富、避免延壽風險(過世前把錢花光)的銀髮族。
實際上,高齡通膨危機已經悄悄發生,許多銀髮族仍在工作。所謂「老人家庭」,定義每戶的經濟支柱為 65 歲以上的長輩,即表示 65 歲以上還在工作。
我們可參考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 路徑為:首頁 / 主計總處統計專區 / 家庭收支調查 / 統計表 / 未刊印報告之結果表-平均每戶 / 111 年 / 平均每戶家庭收支 – 按經濟戶長年齡組別分。
在台灣 224 萬戶的老人家庭中,包括孝親費、社福等移轉收入,每年收入 77 萬 (約每月 6 萬),其中移轉收入佔了 37 萬,而社會福利又占了 17 萬,佔移轉收入的 45%,而許多人提倡養兒防老得來的私人「孝親費」頂多佔總收入 15% ( 12萬 / 77 萬)。
如果扣除這些移轉收入,老人家的工作所得、所有財產(收房租金、投資所得)等收入加總不過每月不過 3 萬出頭,這與成為「上流老人」的目標相去甚遠。
我們能避免這樣的結局嗎?如果不想成為下流老人,該如何變成有錢、有閒、有生活品質的「上流老人」呢?
晉升上流老人的 4 步驟
成為上流老人的關鍵,從財富管理的角度來看:
- 目的:財務自由,避免成為下流老人
- 目標:2,000 萬淨資產(非不動產)
- 方法:多元資產+比例配置+長期投資
- 資源:單筆+定期定額
再往下細分,就實際行動而言,我們還需要了解財務自由的 3 把鑰匙。
- 高儲蓄率:來自不買房、不買車。
- 足夠的時間:來自不被詐騙,人生不重來。
- 市場的平均報酬率:來自正確的資產配置。
1. 不買房或延後買房
購房是一筆巨大的開銷,特別是在年輕時期,佔我們資金比例極大。如果能選擇不買房或延後購房,可以減輕財務壓力,增加資金靈活性。
從上表可以發現,老人家庭的「產業主所得」每年 9 萬 2,或其為房地產出租所得收入,換算成租金頂多每月 7 千左右,資金利用率極低,還要負責修繕費用。
實際上,根據國富統計,房地產 30 年來漲幅每年僅 2.13% (民國 80 年至 110 年房地產由 787 萬上升到 1,480 萬),跟台灣通膨差不多,房地產保值、抗通膨的能力相當優秀,卻無升值效果,反而要支付房貸利息、修繕費、仲介費、房地合一稅等。
因此,若在年輕時買房,非常容易進入「窮者越窮」的世界;我個人之所以能財務自由,並且進入「富者越富」的世界,主因在於年輕時不買房、不買車。
如果對房地產有什麼誤解,或想知道有錢人的致富秘訣,歡迎閱讀之前的文章。
延伸閱讀:《有錢人都炒房、用長皮夾?上億有錢人帶你破除致富3迷思》
延伸閱讀:《全利息購屋教戰:存2萬,被動收入9萬》
延伸閱讀:《深圳房地產崩了!在投資房地產前該思考的事》
延伸閱讀:《為何新聞愛報房地產致富?同學提出7種見解》
2. 不買車,善用共享經濟
車輛的維護和折舊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可以利用共享經濟,如捷運、公車、Youbike 或 iRent 等服務,可以有效降低交通成本,提高環境品質,提升資金利用率,還能順便運動。
3. 不要被詐騙,守住本金
防範詐騙至關重要,特別是對於年長者來說。保護好自己的資金,避免被騙取,可以確保財務的穩定。
我個人有豐富的被騙經驗,這些年輕時遇到的挑戰讓我有很強的防詐能力。如果到老才被騙光,那實在太難過了。
延伸閱讀:《不要詐騙!白手起家 25 年投資精華系列》
延伸閱讀:《為什麼公務員被騙機率特別高?謹守防詐3招保護一生積蓄》
延伸閱讀:《防詐必殺技!用0.01%守護全副身家》
延伸閱讀:《為何OKX詐騙多?4種常見的幣圈詐騙手法》
延伸閱讀:《Defi流動性挖礦超好賺?詐騙機率接近99%》
4. 正確的資產配置,目標成長 8%-12%
資產配置是財務管理的關鍵。合理分配資產,追求每年 8% -12% 的成長目標,可以幫助資金增值,為未來的老年生活提供保障。
我們的目標為累積總資產 2,000 萬,請留意,並非貸款買一間 2,000 萬的房,而是 2,000 萬的金融資產,若放在年均成長 8~12 %的資產組合中,並每年提領 6% ,則有 120 萬,相當於每月 10 萬的現金流,已經可以過得非常滋潤了,資產池也會持續增長。
而 2,000 萬金融資產怎麼來?從每年 8%-12% 成長而來:
- 每月存 15,000。
- 放 25 年。(比房貸還短)
仰賴複利的威力,致力不交易,不開任何槓桿,耐心等待,即可達到 2,000 萬,晉升「上流老人」。
延伸閱讀:《投資需要在意進場的時間點嗎?長期投資再衰也有8%報酬》
延伸閱讀:《我的資產配置組合夠穩嗎?檢查投資部位的3種視角》
延伸閱讀:《健康的投資平台長什麼樣?模範生日生金的4大安全機制》
總結
隨著人口結構越來越高齡化,銀髮族的安養與經濟問題成為政府一大棘手項目。我們當然不能全指望政府,必須自己做點什麼。
總之,要避免成為下流老人,關鍵在於對理財、投資與房地產有更清楚的認知,避免不必要的開支、避免被騙、認真做好正確的資產配置。
有句話說:你不理財,財不理你。積極管理資產,才能在未來享有有錢、有閒、有生活品質的老年生活,成為真正的「上流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