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老師,這家公司準備要上市了,你覺得可以靠它狠賺嗎?
想靠股票翻身致富?可以理解,但不現實。
機率比較大的方法是:
把低比例的投資本金,放在不同的加密貨幣上,期待它漲個1000倍、1萬倍。
股市的成長有限,需要的本金也太大,想翻身不能靠它。
螞蟻金服的上市風波
這讓我想到之前螞蟻金服準備上市,我們不少人也是摩拳擦掌,密切關注上市時間。當然,我只準備1%進場,沒打算靠它翻身。
沒想到阿共出手干涉,不只螞蟻金服臨時取消上市,連馬雲都被迫躲起來。
回顧螞蟻金服的上市風波,我們可以看到,即便是像阿里巴巴這樣的巨頭也不是事事都順利。這告訴我們「市場是不確定的」,即使是最大的公司也會受到許多因素的干擾。
所以,即便我們能夠在一家公司上市初期入場,也不能保證能夠實現翻身致富的宿願,它是一個美麗的童話。
翻身致富的兩條路
撇開創業不談,單單談投資。
如果想透過投資賺到美好的生活,我們可以從長期和短期兩個角度來看。
長期靠ETF的複利翻身
我們可以參考亞馬遜集團的貝佐斯和巴菲特的對話。
簡單來說,巴菲特建議人們長期持有一支優質的成長型ETF,然後透過長時間的複利來累積財富,這也是他自傳《雪球》要傳達的理念之一。
但,沒有人願意像他一樣,50歲之後才賺到人生99%的財富。
短期靠加密貨幣的成長翻身
為何靠股市翻身不現實?因為即使我們運氣很好,股市的漲幅也有限。
由於涉及股利計算時會比較複雜,我們以直觀的計算粗估這些大公司的股價漲幅:
- 台積電:上市17年,初始股價62元,歷史最高650元,約10.4倍。
- 蘋果:上市43年,初始股價0.1美元,歷史最高191美元,約1,910倍,非常驚人。
- 特斯拉:上市13年,初始股價1.28美元,歷史最高407元,約317倍。
當然,蘋果跟特斯拉的漲幅非常不錯,我們都希望自己能在早期能買到這樣的標的。但是,即使是像台積電這麼質優的公司,最多也只漲了10倍而已。
我們再來看看比較知名的加密貨幣:
- 比特幣:公開交易約14年,初始價格10,000顆比特幣只能換一個披薩,約0.0016美元,歷史最高66,974美元,約41,858,750倍。
- 以太幣:公開交易約7年,初始價格11.95美元,歷史最高4,644美元,約388倍。
- Nexo幣:公開交易約5年,初始價格2元台幣,歷史最高109台幣,約54倍。
這是一個跟分散風險有關的數學問題。
如果我們用極低的資產比例,放在加密貨幣上,會比看好一家公司然後 All in 安全許多,也比較有機會翻身致富。
舉例來說,投資本金100萬台幣,拿5萬(5%)透過金融科技放進20個不同的加密貨幣,每支0.25%,也就是2,500元。
5年後,其中19支全部槓龜,有一支運氣好翻了100倍,那2,500元就變成25萬;如果1,000倍,就變成250萬,等於用5萬賺了50倍,怎麼想都比在股市賺50倍還要容易。
總結
想翻身致富,高比例大資產可以長期配置在ETF上複利滾存,低比例小資產的可以短期去投幾個加密貨幣,是比較有機會的選擇。
如果賺了,那當然很好;如果虧了,也比在股市 All in 後變成壁紙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