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柯P、Sam Bankman-Fried到陸學森,他們共同擁有卓越的智商與創新能力,卻在管理能力上跌入深淵,展示出即便擁有天賦,缺乏管理能力仍然難以避免失敗的命運。
真正的成就往往需要 10 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達成。
這條「成功之道」,又有多少人願意慢慢走完?
我還是覺得讀一本好書是學習最快的路徑,不只是自己讀、看別人的讀書心得也能得到啟發。
不過市場上辦讀書會的人有很多,而我一直喜歡做出「區隔化」。
如果我們試著活用蒙格這些建議,就會發現這些建議真的是金玉良言,不做不知道,一做嚇一跳。
查理‧蒙格建議我們的思考原則和處世方式,如果試著照做,一開始會覺得很辛苦,不過長期下來,我們會發現自己的決策品質越來越好,工作也越來越有效率,生活越過越輕鬆。
個人認為台積電的海外設廠決策是明智的。
就好像幣安懂得在世界各地開枝散葉、我鼓勵學生投資股 8 債 2 全球型 ETF AOA 一樣,這種全球分散的策略有助於提高我們的生存力。
幣安成就斐然,和 CZ 的跨域優勢、時機、運氣、背景等脫離不了關係。
我們能留意 CZ 做對的地方,看看哪些地方能相仿,例如跨領域學習、整合跨域專長等,或許能得到什麼啟發。
其實,金融業、大企業被罰不是什麼新聞。個人認為,幣安只是在進行一個保有市場龍頭地位的「合規計畫」,其實是個利多消息。
台灣不只民主、自由、科技水平頗高,也不乏創新人才,可惜當局立法怠惰,在金融創新的地方始終裹足不前,歐美、對岸、甚至復國沒多久的以色列都遠勝台灣,是相當可惜的。
這也間接導致許多追求效率的投資人寧願往海外投資,也不想把錢留在台灣。
我覺得創業有從「0到1」到「1到10」,再到「10到100」的階段,企業在不同階段需要不同的管理能力和策略,也需要不同類型的創業家來營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