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老師,我這有兩支投資標的,不知道該怎麼選擇?
這個問題和上一篇《怎麼比較2種投資的好壞?4個微觀原則全面評估》一模一樣,這次我更宏觀的視野來回答。
投資是為了財務自由
投資的目標是實現財務自由,這是為什麼我們要投資的原因。畢竟,我們追求的是一種不受金錢所困擾的生活,所以在考慮投資時,我們需要思考以下問題:
哪種投資方式可以助我們實現財務自由?
如果某種投資有助於我們邁向財務自由,那麼它就值得考慮;反之,則不應列入我們的考慮範圍。
舉例來說,為了創造和保護財務自由,我們應該將70%至80%的資產投放在哪裡呢?
首先,我們要明確兩個基本原則:
- 購房會使我們離財務自由更遙遠。
- 最佳的單一投資是指數化投資。
為何買房不容易財務自由?
為什麼購房不利於實現財務自由呢?因為與金融市場相比,房地產的增值空間有限,特別是在台灣,房價高昂難以理解。
賺錢本就不易,購房將占據我們生活中大部分的資產,還有生活費、保險、各種開銷等等,這將使我們必須努力撥出有限的資金進行投資,而效果則相對有限。
實際上,許多人無法申請政府的中低收補助,原因是家庭名下擁有一套房產──即使這套房產可能非常陳舊。擁有房產卻身無分文,怎能謂之財務自由呢?
更多買房風險:《竹科工程師槓桿買房好羨慕?淺談槓桿買房7項地雷》、《在台北買房超母湯?從基泰大直看買房風險》。
實現財務自由的最佳選擇:指數化投資
指數化投資是一種相對被動的投資方法,是基金中的一個分支,其特點是追蹤特定指數,具有分散投資標的的優勢。
在台灣,較為知名的指數包括0050、0056;國際上,有追蹤那斯達克100指數的QQQ,以及追蹤標準普爾500指數的VOO。
讓我們思考一下,實現財務自由的特點是什麼:
- 不需花時間和心力為金錢操心。
- 不被老闆、工作、市場或客戶所約束。
- 隨時隨地都有可支配的資金。
- 能過上符合自己意願的生活。
然後,再來比對指數化投資的優勢。
多元且穩定
如果我們追求財務自由,當然不希望生活受到「淡季」和「旺季」的影響。這時,多元化的投資就能夠幫助我們減少市場波動對投資組合的影響。
指數化投資通常追蹤特定市場指數,如S&P 500或道瓊工業平均指數。這樣的投資組合具有多樣性且穩定,相較於單一股票或債券更加穩定。這有助於降低市場波動對投資組合的衝擊。
低成本
實現財務自由時,過度的開支是不可取的。否則,即使賺進100萬,支出110萬,也永遠無法實現財務自由。這在投資上同樣成立,不必要的成本應盡量降低,尤其是主動式基金那種「裝忙」的情況。
指數化投資的管理費用通常較低,因為它們只需追蹤一個指數,交易頻率較低,也無需高度專業的基金經理團隊。這些因素使得成本相對較低。
透明度
透明度意味著擁有相當程度的掌控權,避免被不透明的機構壟斷資訊,進而做出錯誤的判斷或獲得低於預期的回報。
指數化投資的投資組合是基於特定的指數,這使我們能夠清楚地知道基金擁有的資產和其權重。這種透明度有助於我們更好地了解投資的內容。
長期表現佳
實現財務自由是一場馬拉松,強調的是持久而非瞬間的勝利。
指數化投資的目標是追蹤市場指數,它們的表現通常與該指數高度相關。這意味著當我們長期持有時,可以期望獲得市場的整體回報,而不必擔心短期波動。
巴菲特大力推薦指數化投資
不只我推薦指數化投資,連巴菲特也非常推薦,在25年來推薦了14次:
在比較兩種投資時,比較不同的指數型基金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從分散風險的角度看,我強烈推薦AOA(內含44%追蹤標普500指數的ETF);如果看好美國市場和成長潛力,巴菲特推薦追蹤標普500指數的VOO。
總結
如果想要通過投資實現財務自由,很少有投資能夠超越指數化投資。儘管需要花較長的時間,但它是最安全、可靠且最穩健的選擇。
指數化投資唯一的缺點就是它可能讓人感到乏味。當我們擁有了正確的理念並投資於令人滿意的ETF時,財務自由的最大敵人可能就是「無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