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請問交易所擁有自家的平台幣越多越好?還是越少越好?
在加密貨幣的世界中,交易所的資產透明度是投資者關注的重要指標。
那麼,如何判斷一個交易所是否健康?這就涉及到「資產」(Assets)與「淨資產」(Clean Assets)的概念。
我們可透過 Defillama 的 CEX Transparency 頁面列出各交易所資產概況。
懶人包:快速對交易所進行資產評估
- 進入資料庫:進入 Defillama 的 CEX 頁面,找到特定交易所的資產數據。
- 比較數值差異:查看「Assets」和「Clean Assets」的數值。兩者越接近時,交易所的運營更為穩健和安全,反之則需警惕潛在風險。
交易所的 Assets 與 Clean Assets 有何不同?
交易所的資產(Assets)
This excludes IOU assets issued by the CEX that are already counted on another chain, such as Binance- pegged BTC in BSC, which is already counted in Bitcoin chain。
這是指交易所持有的所有資產,這些資產的總和代表了交易所的整體財務狀況,但不包括交易所發行的已計入另一條鏈的 IOU 資產(“I Owe You” 的縮寫,是一種承諾支付的記錄或票據,表示一方對另一方的債務。可比喻為交易中的臨時借據),例如 BSC 中幣安錨定的 BTC。
交易所的淨資產(Clean Assets)
TVL of the CEX excluding all assets issued by itself, such as their own token。
這是一個更精確的指標,專注於交易所自有的總鎖倉資產(TVL)。淨資產的數字反映了交易所的外部資產,不包含交易所自行發行的平台幣。
為何數據越接近,交易所的資產越健康?
關鍵在於資產與淨資產之間的比例。
理論上,交易所的淨資產(Clean Assets)越接近總資產(Assets),代表交易所的財務狀況越健康。這意味著交易所擁有較多的淨資產,而非依賴交易所自行發行的平台幣來營運。
如幣安的淨資產約為 103 b,總資產為 121 b,這表示 BNB(幣安自行發行的平台幣)有 18b 的價值,佔總資產約 14%。
如果有一家交易所,它自己發行的平台幣佔了 50%、80%,那就不是一個健康的比例,這表示它的資產大部分仰賴自家發行的平台幣,不能排除老王賣瓜的嫌疑。
總結
Defillama 是一個很泛用的資料庫,它能揭露交易所的資產概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