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就退休?請問老師你怎麼做到的?

感謝三民書局用心安排,在出版第三本書之後,很榮幸能在「人來瘋」電台接受知名主持人江太的專訪。

本文節錄江太專訪內容,以及補充來不及在節目分享的工作、理財與投資心得,摘要如下:

  • 天氣與投資的相似度極高。
  • 出書作者的實際財務指數。
  • 財務自由的大前提。
  • 工作、貴人和運氣。
  • 要面試你的理專。
  • 成功銷售的關鍵。
  • 10 倍報酬率的神燈精靈。
  • 如何避免舖張浪費。
  • 保持健康、過好生活、助人為快樂之本。

江太表示:最近天氣真的很多變

江太問:「為何氣象局昨天說會有強烈冷氣團,我覺得我們的氣象預測已經很準了….,可是大家有感覺到下降十度嗎?」

這個話題很有趣,在我看來,投資跟氣象很像,都是極度難以預測的領域。

在投資世界,很多華爾街專家的預測常常失準,原因在於:

投資並非單純的理性與科學的世界,而是充滿非理性的市場情緒,尤其越短的時間,越是如此。

如果江太有關注幣圈的話,應該會對 3 月中旬加密貨幣的大起大落很有感。

然而好消息是,我們可以知道股市長期看漲,只是何時漲?漲多少?何時回檔?何時再反彈?我們完全不得而知。

因此只能長期持有投資組合,慢慢變富有。

延伸閱讀:《要緊緊抱住(Buy and hold)!白手起家 25 年投資精華系列》

江太表示:教投資理財的作者是不是「著作等身」?

江太提到:「我覺得很有意思的是,許多渴望財富自由的人,似乎沒有追蹤出書作者後續的財富指數,是不是像作者自己寫的那樣?」

我覺得江太這個話題很有意思,畢竟實務跟理論應該要並肩而行。

我自己出了三本書,第一本是關於人生、幸福和高效率的選擇;第二本是談金融科技的應用;第三本是談理財與投資觀。

我所寫的就是我所做的,透過高效率的決策、正確的投資理財觀念,再加上金融科技的便利性,我才擁有今天的成績。

出第一本書時,我的淨資產頂多 3,000 萬;到第三本書時,淨資產已經來到 9位數了,全是用書分享的內容,現在每月利息收入 50 萬到 80 萬。

因此,如果想完整學到我的東西,建議三本都看過一遍,然後在有生之年不要被詐騙,就能守住本金,再透過資產配置慢慢等它長大。

如果進一步想與時俱進的話,也歡迎參加讀書會線上講座,跟我本人近距離接觸。

江太好奇:如何維持投資報酬率 6%?如何對抗通膨?

江太談到平常生活,有感於「雪菜百頁」的價格越來越貴,因此也對我如何維持投資報酬率很好奇。

其實我無法預測自己年底的投資報酬率會是多少,不過我可以將目標年投資報酬率設在 8% 到 12%,長期來看,確實是在這個區間。

我在 36 歲時設定的目標則是 6%,隨著經驗累積,我知道透過「多元資產」、「比例配置」、「緊緊抱住」好的投資標的,就可以享有經濟成長的果實,而以歷史的軌跡來看,平均年報酬率 8% 到 12% 是合理的數字,並且能輕鬆對抗通膨。

另外我也跟江太提到:

財務自由的大前提:我沒有買房、沒有買車。

因為當我們有房、有車,累積資產的速度會變得很慢。我是很努力把錢存下來,才慢慢達到財務自由目標:擁有 2,000 萬的金融資產。

我覺得人這一生一定能賺到 2,000 萬,只是這 2,000 萬是放在房、車上,還是金融資產上。

江太問:你中間有沒有跌倒過?

江太的問題很好,因為我是長期持有策略,因此市場發生什麼事情,我都會全程參與,例如金融海嘯、歐債危機、俄烏戰爭、銀行倒閉等等。

然而,市場也會獎勵那些不作為(Buy and Hold)的人。

延伸閱讀:《績效超過20%!打不贏大盤指數就加入》

江太笑問:你說靠「意外」財務自由,是刮到第幾期的?

江太提到一塊很大的議題:工作和運氣。

我覺得要先思考自己的熱情和天賦,然後跟商業結合。如果找到這樣的一個工作,持續去做,就不會覺得無聊。

這個概念在管理學被稱為「刺蝟原則」。不過,這樣的夢幻工作需要持續探索才能找到。

以我個人來說,就是金融顧問業,因為這個行業沒有進貨成本。

只是,我不傾向推廣那些在未來容易被自動販賣機銷售的產品,因此漸漸地往獨立理財顧問的身分邁進。

也因為踏入金融顧問業,我很幸運的認識一些高資產的貴人。幫有錢人管理資產占我收入很大的比例,所以我的財務目標 2,000 萬意外地在 36 歲就達到了。

另一個重點是,我可以幫有錢人解決他們在財務上多面向的問題,而不是只專注在基金、保險或證券的特定領域,因此可以維持住幾個大客戶。

延伸閱讀:《怎建立別人無法超越的門檻?用九宮格思維跨域的威力》

江太補充:對於還沒遇到貴人的年輕人,你有什麼建議?

我常常跟很多人上課時提到,不管是富二代還是學生,我都覺得要專注在本業。

投資賺不賺錢是另一回事,但是你的本業要做得好。

意思是,在本業上的本職技能要做得很好,也就是「垂直面」;而「水平面」的技能也要提升,例如溝通、協作或跨域整合等。

在本業收入提高後,再控制花錢、提高儲蓄率,例如盡可能住家裡、吃家裡,陪陪父母,就可以減少通膨對我們的影響。

如果負氣就離家,會少掉很多省錢的機會,對我們的長期財務是不利的。

延伸閱讀:《權威長輩意見來襲?3招花式孝順拯救大兵》

江太表示:你會把自己的錢給別人管理嗎?

江太問:「你現在也算有錢人了,那你會拿多少比例的錢給別人管理?」

我覺得每個人應該要 interview 自己的理專,在準備好的情況下,問他們這類問題:

  • 你推薦什麼樣的理財商品?
  • 這個商品到底是好還是不好?

根據你對投資理財的理解,去考你的理專,然後看他給什麼樣的觀點。

好的理專會分享自己的客觀見解;更好的理專會自己先買某些商品,確認真的很棒才推薦給你。

而那些需要閃遠一點的理專,可能會給出錯誤的答案,或是以銷售為目的,可是自己卻沒有買那些他推薦的理財商品。

像現在有很多 Line 裡的資訊都是假的,我們如何判斷社群的資訊或理專的資訊是真是假?就變得很重要。

延伸閱讀:《怎樣判斷投資好壞?5分鐘用 Money DJ 挖出理專沒說的情報》

江太好奇:你怎麼讓有錢人建立信任感?

江太提問:「可是你看起來這麼年輕,怎麼讓有錢人信任你?有錢人都很保守耶!」

我覺得銷售有個關鍵:

銷售本身就是一個建立信任感,並非你的產品好壞與否。

如果我們能跟他人產生正向連結,例如跟人大量討論你的想法,讓對方透過時間去了解你,就有機會讓人把錢交給你管理,然後透過口碑轉介,讓好客戶留下來。

像詐騙,如江太所說,就是「搏感情」,建立信任感後讓人卸下心防。

最重要的是:我不會經手客戶的錢。

我會跟有錢人或同學講什麼理財商品、什麼加密貨幣可以投資,他們自己去開戶,錢不會放我這。這也是投資的正常流程,因此能取得信任感。

江太提問:什麼樣的投資才是一個安心的所在?

江太的神來一筆,讓我覺得這個就是多數人被詐騙或投資低效率的原因之一:他們會想辦法找出一個絕對安心的所在。

然而關鍵在「分散」,一定要分散資產,沒有投資是絕對安全的。

延伸閱讀:《防詐必殺技!用0.01%守護全副身家》

江太表示:很多年輕人錢還很少,就 All in 了!

江太提到:「現在年輕人很多領不到三個月年終獎金,就 All in 了,然後備受打擊,從此不再儲蓄。」

我覺得江太提到很重要一個關鍵:

投資一定要分散。你不能在年輕時找一個投資報酬率很高的工具,本金太少,沒有意義。

假設你這輩子一定會遇到一個神燈精靈,他能把你的投資變成 10 倍,那你希望什麼時候遇到?是年輕時?還是有足夠資產的時候再遇到?

因此,年輕人應該想辦法提高儲蓄率,而不是報酬率,如江太所說的「打底」。

儲蓄率拉高後,再提高滾複利的時間,像巴菲特,他真金白銀的實戰經驗超過 80 年。最後才是提升報酬率。

延伸閱讀:《財務自由的3把鑰匙:報酬率是最不重要的》

江太好奇:怎麼做好長期投資?

江太笑問:「我們的勞退基金應該找你,讓金融資產池前往正確的方向。可是很多人缺乏耐心,怎麼耐心做好長期投資?」

我覺得很簡單:

用繳房貸的心態做投資。

反正你每個月都要繳房貸,那不如投入金融資產,概念是一樣的,結果卻完全不一樣。

江太疑惑:你怎麼抗拒花錢的誘惑?

江太提問:「現在很多年輕人在社群被影響,想要吃美食、上山下海到處打卡,就變成月光族。你怎麼好像都不想玩樂?」

其實我也是普通人,也想玩樂。差別是:

我不想靠本金玩樂,我想靠利息玩樂。我最宏大的目標就是一切花費靠利息。

很多人每天買一杯手搖飲,但他沒有意識到每天這 100 塊在未來漫長的時光裡會變成 400 萬。也不是完全不喝手搖飲,有時咱們就靠這個過小確幸,只是頻率能不能減半?

延伸閱讀:《存下一桶金好困難?善用拿鐵因子建立慾望清單》

我只有在完成重大財務目標時才會好好放鬆一下,不然多數時候我是很自律的,看書、運動、工作、休息的時間都差不多。因為「自律可以帶來自由」。

自由就是:你可以決定今天你要做什麼事情。

江太又提到「怎不靠利息買房」,對我來說,因為財務自由後有足夠的錢,想住哪就住哪,例如很多銀髮宅,我就覺得是不錯的選擇,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好選擇,想養老不一定非買房不可。

延伸閱讀:《不買房要去哪養老?台糖養老村等4個養老規劃》

江太好奇:有錢的感覺是什麼?

江太提問:「當你去補摺機補摺,看到這麼多錢,你有什麼感覺?」

坦白說,當我達到 2,000 萬的淨資產目標,再往上就沒什麼特別感覺了。

因為投資一定會有漲有跌,長期來看它一定會有 8% – 12% 的成長。

我雖然會做投資紀錄,但我比較聚焦在生活或是助人方面,可以從中得到很多快樂。

延伸閱讀:《如何擁有幸福美滿的人生?3個來源都提到同一關鍵》
延伸閱讀:《蒙格之道!怎麼活用查理‧蒙格8個建議(下)》

江太提議:你乾脆教人凍齡好了。

江太笑問:「你 36 歲退休,14 年後看起來還是 36 歲,你乾脆寫美容書好了。你都怎麼保養的?」

像我有幫台灣導盲犬協會領養導盲犬,在拉布拉多最小的時候幫忙照顧,在牠們最惡魔的時候讓協會接走,因為養狗,家裡就會很開心,溜狗也能達到每天一萬步目標。

而且,我在本質上是很喜歡助人的,像最近有很多詐騙。我如果能幫助人分辨假投資,不要被騙,這對我來說就很快樂。

總結

非常感謝江太各種生活化的提問,幫助我有機會推廣有效率的理財觀。有時過度專業的說明,反而較難進入小白的心。

也祝各位讀者朋友早日財務自由!

不滿意投資績效?

歡迎訂閱電子報!

每周調整投資觀點,盡早財務自由!

We don’t spam! Read our privacy policy for more info.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