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學的2大投資心理學:近鄉偏誤與錨定偏誤

我們總是偏向於選擇熟悉的事物,讓我們過於依賴本地的市場環境,或依賴過去的經驗來做判斷,這就是所謂的「近鄉偏誤」和「錨定偏誤」。

南部的房子比台北便宜多了,要買就買南部的。

在推廣理財知識的過程中,我經常聽到有人保持這類觀點。其實,這是一種投資心理學上的盲點。

我是高雄人,在台北發展,也知道南北房價差異甚大,但我們不能用兩地的房價做比較。因為我們在決策時,常會受到心理偏誤的影響,特別是「近鄉偏誤」和「錨定偏誤」。

這些心理現象會讓我們偏向熟悉的市場,或依賴過時、不相關的數據來做決策。更糟的是,如果用錯比較方法,就容易誤判重大財務決策。

為什麼會有投資盲點?悄悄影響我們的近鄉偏誤與錨定偏誤

投資者之所以會陷入心理上的盲點,是因為我們的人性使然。

我們總是偏向於選擇熟悉的事物,讓我們過於依賴本地的市場環境,或依賴過去的經驗來做判斷,這就是所謂的「近鄉偏誤」和「錨定偏誤」。這些資訊很可能僅限於特定地區、特定條件、甚至無關緊要,導致投資決策的失誤。

近鄉偏誤(Home Bias)

「近鄉偏誤」是常見的投資心理盲點,指投資者在做投資決策時,往往會偏向於選擇自己熟悉的本土市場或資產,而忽視了國際市場或其他投資工具的投資機會。

錨定偏誤(Anchoring Bias)

「錨定偏誤」是一種心理學上的認知偏誤,指人們在做決策時,過度依賴某個初始資訊或數據,這個資訊常被稱為「錨」,船錨的「錨」,就好像被這個資訊(錨)定住了,難以動彈。

即使後續有新的、更相關的資訊,人們仍會傾向於將初始「錨點」作為參考,並據此進行判斷和調整。

近鄉偏誤與錨定偏誤影響投資決策的實際案例

近鄉偏誤的案例

近鄉偏誤源於人們對熟悉事物的信任感或認同感,認為本國市場或資產更安全、更可控,看似更容易獲取相關信息,這會讓許多人覺得本國投資更安全、透明,因此過度集中投資於本國市場,即便對它其實一點也不了解。

另一方面由於對國外市場缺乏了解,感到陌生與不確定,而忽略了全球市場的多樣性與潛力。

  • 投資上的近鄉偏誤:即便每天用 Google 地圖或蘋果手機,依然沒想過持有 Google 或 Apple 的股票,反而購買自己不熟悉的本土標的,例如 00940。
  • 理財上的近鄉偏誤:即便聽說境外保險公司的規模更大,低保費高保障,產品 CP 值更高,但依然選擇熟悉的本土保險公司,從未了解國外有哪些選擇。

錨定偏誤的案例

  • 購物時的價格錨定:如果你在購物時看到某商品原價 1,000 元,打折後變成 800 元,你可能會覺得 800 元是划算的價格,因為你以 1,000 元為「錨」。然而,這個折扣價格是否真的便宜,取決於商品的真實價值,而不是原價設定。
  • 投資中的錨定偏誤:投資者在考慮股票或房產價格時,經常會基於過去的價格走勢或個人經驗進行判斷,忽略了市場環境變化的現實。例如,台積電過去從 100 元漲到 110 元,投資人 10% 停利,這個經驗就成了「錨」。當台積電漲到 500 元,很多人就買不下手,因為它比過去的進場價貴了 5 倍,結果新的現實是,它能漲到 1,000 元。熟悉台北高房價的人,也會覺得花蓮、日本或泰國的房地產很便宜。

如何避免這類投資心理偏誤?

  • 對周圍的事物保持好奇心:對日常使用的工具保持好奇,例如臉書、IG、Google、蘋果、微軟、Netflix,它們為什麼這麼受歡迎?為什麼不投資它們的股票,幫我們賺錢?
  • 採用全球指數型 ETF:我們應該培養國際投資的意識,理解全球市場的投資潛力與分散風險的好處,選擇涵蓋多國市場的指數型 ETF,可以幫助投資者克服近鄉偏誤,進行更廣泛的投資布局。
  • 釐清決策程序:認識到自己的決策依據,可能來自無效、過往、極端的經驗或數據。投資者應該更加依賴現實的市場數據和未來預測
  • ,而不是過去的價格記錄或初始參考點。
  • 比較同質性商品:比較投資商品時,只有同質性的商品可以比較。例如,大盤比大盤,龍頭股比龍頭股,台北房地產比台北房地產,東京房地產比東京房地產。如果拿台北房地產比東京房地產,就不在一個基準線上,而且就像台北各區域的房地產差價不小,東京各區域的價差更大。
  • 跨領域思考:保持開放和好奇的心態,接納新事物,並進行多角度比較和徵詢專業意見,不被固有思維所局限,也有助於減少偏誤的影響。例如學習多元思維模型、找出生活與投資之間的關聯性或留意區塊鏈和人工智慧等新興領域等。

總結

了解這兩個心理偏誤,能幫助投資者更理性地看待全球市場與本國市場,減少主觀判斷帶來的偏差,避免因為過去的印象而被誤導,看到南部房地產比台北房地產便宜而冒然進場,也能更理性看待全球化投資的機會。

延伸閱讀:《3種投資心理,決定你的投資成績單》
延伸閱讀:《配息陷阱3部曲:高配息成癮背後的NG投資心態》

不滿意投資績效?

歡迎訂閱電子報!

每周調整投資觀點,盡早財務自由!

We don’t spam! Read our privacy policy for more info.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