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安全的投資,要同時符合三個條件:透明度高、流動性高、分散投資

為什麼許多人總是容易遇到虛假的投資騙局,或者無論怎麼投資總是虧損?是因為他們比較好騙?還是僅僅是比較倒楣?

其實,評估投資是否安全,有一定的規則可循,個人認為一項高安全性的投資要同時滿足這三個條件:

  • 透明度高:安全的投資標的應定時甚至即時揭露相關資訊,包括持股、淨值,費用等相關資訊等。
  • 流動性高:安全的投資標的應該可以24小時或於開盤時間,想買就買、想賣就賣,且即時買賣的價差應該很低。
  • 分散投資:安全的投資策略應該盡可能分散,相關性越低的分散越安全。

這三者缺一不可,只有同時具備這些特徵,才能有效降低投資風險,保護本金。

1. 透明度高是投資安全的基礎

高透明度的投資產品就像在晴朗天氣下航行的船隻,前方視野開闊,投資者隨時掌握資產的運作方式、風險情況和報酬走勢,能夠清楚知道何時需要調整策略。

而低透明度的產品則像在迷霧中航行的船,無法預見前方的礁石。費用、持股情況以及潛在風險等問題,往往要等到發生時才會揭曉。

以下是一些高透明度機制的特徵:

  • 清晰的財務報告:若投資股票,投資者應選擇那些定期發布詳細財務報告的公司,這些報告應該包括收益、支出、資產負債表、毛利與淨利等關鍵指標。
  • 公開的訊息揭露:若為金融商品,透明的投資產品會提供完整的訊息揭露,包括管理費用、投資策略和風險因素等,讓投資者藉此資訊做出更理性的決策。

透明度低的投資標的有哪些?

  • 基金:特別是那些不透明的避險基金或私募基金,可能缺乏足夠的訊息揭露。這些基金的投資策略、費用結構和持股資料往往不夠明確,使投資者無法全面了解其運作方式及潛在風險。惡名昭彰的「馬多夫對沖避險基金」便是一例,也是我認清基金透明度極差的主因。
  • 標會:標會通常在非正式的社區或小型團體中運作,缺乏政府或金融機構的監管,其運作通常依賴於口耳相傳或私人協議,參與者之間的訊息不對稱可能導致某些會員掌握更多的內部訊息,而其他會員則無法獲得相同的資訊,這使得其運作模式和財務狀況不透明,參與者難以獲得準確的信息。例如 CCE 中華資金交易所,就未曾說明扣除每年公司費用,與像傳銷一般業務員的多代獎金後,投資人每年還有 18%的收益率,利潤到底是怎麼賺取的。
  • 未上市股票:未上市公司的股票通常缺乏公開的財務報告和透明的營運數據。投資者在這些公司中投資時,可能無法獲得足夠的訊息來評估其潛在的報酬和風險。
  • 投資型保單:某些投資型保單可能在費用和報酬結構上不夠透明。這些保單的條款複雜,投資者可能無法清楚了解其實際的投資報酬和相關風險。

延伸閱讀:《為何輝達大漲,但股票基金只喝到湯?10%限制鎖死基金天花板》
延伸閱讀:《為何基金無法打敗指數?基金長期績效不彰的3個原因》

2. 流動性高與投資安全性密切相關

流動性是指資產在市場上能夠迅速轉換為現金的能力。

兵法「三十六計」中有「走為上策」,適時「閃人」也是一種計策,若遇到想走而不能走的情況,那就太糟糕了。

高流動性的投資能夠讓投資者在需要時快速買賣資產,避免遇到想走而不能走的情況。

流動性高的投資有以下特點:

  • 高額交易量:市場上有活躍交易買賣的資產,流動性較高,也較安全,如大型股票或國際知名 ETF,這樣可以確保在需要時能夠快速進行交易。
  • 合理的買賣差價:流動性高的資產通常會有較小的買賣差價,這意味著投資者在進行交易時能夠以更接近市場價格的價格買入或賣出資產,較少滑價(Slippage)。

流動性不佳的投資標的有哪些?

  • 不動產:房地產投資通常需要較長的時間來出售,尤其是如果市場需求不高或價格不理想時。此外,交易過程繁瑣且費用較高,如仲介費、稅務等。另外,若遇到分割所有權人爭議或土地變更等情況,會進一步讓流動性變差,讓不動產名副其實的「不動」。
  • 私人股權(私募股權):私募股權投資涉及投資於未上市公司,這些投資通常需要持有數年才能獲得退出機會(例如公司上市或被收購)。我一位朋友曾購買兩岸某知名教育機構的私人股權,結果該機構無法兌現承諾,也不具備任何流動性,費了數年工夫才拿回本金,賠上數年的機會成本。
  • 藝術品和收藏品:藝術品、古董、書畫、名貴酒品等收藏品的市場相對較小,評鑑標準莫衷一是,且價格波動、價差與買賣手續費都很高,變現時需要很長時間。
  • 標會:標會是一種民間小額信用貸款的形式,參與者的資金通常需要在一定時間內鎖定,這使得其流動性較低。資金的回收往往依賴於特定的時間安排和參與者的信任。

因資產流動性不佳導致崩壞的案例

在 2008 年前有許多另類的金融商品投資標的,標榜報酬或收益穩定,每年平均可以獲取12~15%的績效,海嘯期間,許多法人或自然人想變賣這些資產卻遇到停止報價,也無法買賣的事情,這讓我警覺到流動性的重要性。因流動性不佳而崩盤的案例有:

  • 美林證券:2008 年金融危機期間,美林證券持有大量流動性較差的不動產抵押貸款證券(MBS)。當市場流動性枯竭時,美林被迫以折扣價出售這些資產,造成巨額損失。這最終導致美林被美國銀行收購。
  • AIG:2008年,保險巨頭 AIG 因為提供信用違約互換(CDS)合約而遭受重創。當房地產泡沫破裂時,AIG 被要求提供大量現金抵押品,但由於缺乏足夠的流動性,最終被迫接受政府的救助。
  • 雷曼兄弟:2008 年 9 月,雷曼兄弟申請破產保護,這家投資銀行持有大量流動性較差的房地產相關資產,當市場拋售潮席捲而來時,雷曼兄弟無法及時變現這些資產,最終被迫宣告破產,創下美國史上最大金額的破產案。這次事件也導致金融海嘯蔓延全球。

事後,在巴菲特說明為何他不救助這些美國巨頭的影片中,用銀行因流動性不佳而擠兌的比喻,解釋上述美國企業就像多米諾骨牌,緊挨著彼此,一個倒下,其他就會跟著倒下,這不是安全的投資。這些案例說明了資產流動性與低相關性的重要性。

3.分散投資可大幅提高安全性

分散投資是降低風險的有效策略。將資金分散到低相關且不同資產類別和市場中,投資者可以減少單一投資失敗對整體資產的影響。分散投資的特徵包括:

  • 降低非系統性風險:非系統風險通常只影響特定公司、產業或國家與地區。透過將投資分散到不同公司、產業、國家或地區,當某一特定投資受到非系統風險影響時,其他投資的表現可能不受影響,甚至可能表現更好,從而降低整體投資組合的波動性。.
  • 多樣化的收益來源:相同時間的不同資產類別(如股票、債券、加密貨幣、黃金等)因為個別週期循環不同,所以績效表現各異,分散投資低相關的資產類別,能夠提供多樣化的收益來源,增強投資組合的穩定性。

哪些投資工具較不具備分散特性?

只要集中投資,便不具備分散性,集中的領域包括產業、主題、國家、類別或平台。

  • 集中產業:投資於特定產業的資產,例如專注於科技、能源或半導體行業的股票,可能導致過度集中風險,使整體投資安全性降低。如果該產業遭遇困境(如網路泡沫),將對投資組合帶來衝擊。
  • 集中主題:投資於某一特定主題或趨勢的資產,如 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5G、AI 或區塊鏈相關股票,這類主題性投資可能缺乏多樣性和應用性,相當依賴特定的市場情況或發展趨勢。
  • 集中國家:專注於某一國家的投資,例如僅投資於中國、俄羅斯或部分新興國家的市場,會受到該國經濟、政治或法律環境變化的影響,從而增加風險。例如集中投資台灣(台股),熟悉度雖然很高,但由於國家與產業集中,其安全性也不夠高。
  • 集中類別:集中投資於某一類別的資產,如僅投資於高收益債券、小型股、非穩定幣的加密貨幣等,這會使投資組合缺乏多樣性,增加風險。
  • 集中平台:集中特定平台,如少數銀行或投資公司,其投資的安全性將仰賴該平台的安全機制,若不幸發生如矽谷銀行、中植、恆大等倒閉或破產,將對資產造成毀滅性打擊。

怎麼全面提高投資安全性?

投資的安全性可從透明度、流動性、分散與否、稅賦來評估。從選擇投資工具的當下,就已決定資產的透明度與流動性。我們需要花時間了解每種資產的優點、缺點與特性,才能做出更好的判斷。

一般來說,ETF 比基金透明度更高;股票比債券的流動性更高;跨國公司股票的流動性比當地公司股票的流動性更高。

選擇高股票比例的國際型 ETF,例如 AOA(股 8 債 2 )、VT (全股票)或 AOR(股 6 債 4)等高達上萬檔標的,既能投資全世界標的,又分散國家、個股及產業的風險,還能將投資策略化繁為簡,比持有單一國家標的會好得多。

其次,留意自己組合的比例配置,用 excel 或 Google sheet 記錄每個部位分屬於什麼國家、產業或類別,並有意識的分配各部位比例,有助於提高投資組合的安全度。

延伸閱讀:《一檔 AOA 搞定資產配置!輾壓安聯收益成長與聯博全球非投等債》
延伸閱讀:《資產配置笑傲多空!ETF斜槓幣圈年賺8%-12%滾上億》

總結

提高投資安全性並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投資者在透明度、流動性和分散投資三個方面下功夫。因此,在做出投資決策時,請務必考慮這三個關鍵因素,以提高我們的投資安全性。

不滿意投資績效?

歡迎訂閱電子報!

每周調整投資觀點,盡早財務自由!

We don’t spam! Read our privacy policy for more info.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