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是保證賠光!
加密貨幣永續合約(Perpetual Contracts)吸引人的地方在於其可以使用槓桿,放大報酬的可能性,尤其是當交易者可以用少量資金操作大量部位時。
例如,使用100 倍槓桿的交易可以讓投資者本來只有1%的報酬,放大成100%,雖然使得潛在收益暴增,但同時也增加了爆倉風險,特別是在加密貨幣這個波動劇烈的領域。
名詞解釋:爆倉就是投資時賠錢,但賬戶裡的現金不夠填補虧損,系統會自動賣掉你投資部位的資產來止損。這通常發生在使用槓桿(借錢投資)時,如果市場波動太大,虧損超過了你的資金,就會觸發爆倉。
從永續合約賺到錢,可能只是幸運
雖然有些人可能因幸運從合約賺取大量收益,但這些成功的案例大多難以複製。對大多數交易者來說,由於市場波動和槓桿的高風險而觸發爆倉、最終導致本金全部虧損,是比較常見的現象。
透過熱力爆倉圖和全網爆倉紀錄,我們可以看到每天都有人因永續合約而爆倉,而你一定不希望自己在 60 歲時成為其中一員。
上圖中,綠色長條圖為「每天因做多而爆倉」的合約金額,紅色長條圖為「每天因放空而爆倉」的合約金額,黃色為比特幣的價格走勢。該圖表明每天都有人因投資加密貨幣合約而爆倉。
下圖中,顯示近 24 小時以來,各大交易所的爆倉金額統計。從左邊欄位可看出,爆倉原因全是合約。兩張爆倉圖皆說明永續合約的危險性。
什麼是永續合約?
永續合約是一種沒有到期日、以金額結算的合約,目前主要存在於加密貨幣市場。與傳統的期貨合約有指定未來支付和交割日期不同,永續合約沒有到期日,允許交易者在維持足夠的維持保證金的情況下,無限期持有倉位。
永續合約於 2016 年由 BitMEX 平台推出,目的是提供比傳統期貨更靈活的交易方式。因為永續合約沒有到期日,迅速成為加密貨幣市場的熱門產品,但也因為允許投資者使用槓桿,成為加密貨幣市場中特別容易爆倉的投資工具與策略之一。所謂爆倉是指當帳戶資金不足以支持損失時,合約被強制平倉,導致投資者的資金全部歸零。
為什麼永續合約爆倉機率極高?
在幣圈,爆倉就像車禍一樣每天發生。
那些通過合約交易賺錢的人,真的是因為技術高超嗎?而那些爆倉的投資者,難道沒有盡力而為?還是僅僅運氣不好?沒有人投入合約是為了爆倉,大家都希望短期內賺取一筆可觀收益,卻往往低估了市場的複雜性。
剛出社會的 X man 看到幣圈 KOL 說「用永續合約可以大賺一筆」,於是決定試試看。他投入了 30 萬元在比特幣的永續合約,並使用了 10 倍槓桿,相當於操作 300 萬元的資金。
一開始比特幣的價格持續上揚,X man 還覺得自己可能會賺大錢。但幾天後,比特幣突然下跌 10%。由於槓桿放大了損失,300 萬資金下跌 10% 剛好損失 30 萬,X man 瞬間賠光本金,這種情況就是「爆倉」。
原本是想靠槓桿放大獲利,結果卻因為價格小幅波動,賠上好幾年存到的本金。X man 這才驚覺,槓桿雖能放大獲利,但也會成倍增加損失,這才開始學習加密貨幣的潛在風險。
加密貨幣永續合約之所以容易爆倉,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 使用高槓桿交易:雖然高槓桿可以放大潛在收益,但同樣也會放大損失。如果市場稍微波動,就可能觸發強制平倉。例如使用 100 倍槓桿,市場僅波動 1% 就會爆倉。
- 市場波動高:加密貨幣的價格在短時間內劇烈變化是常態。這種高波動性加大了交易者的風險。價格短期下跌 10% 並不罕見,對於使用 10 倍槓桿的投資者來說,下跌 10% 意味著全數損失本金(下跌 10% x 10 倍槓桿 = 100% 本金)。
- 流動性風險:流動性是指資產與現金互相轉換的能力。流動性不足可能會導致交易者無法按預期價格平倉或止損,尤其是小型交易所,市場急劇下跌時,即便是小額交易也難以成交。
- 情緒與心理因素:在劇烈波動環境下,合約交易者容易受到情緒影響,做出不理性的決定。恐懼和貪婪會導致錯誤的進出場時機,加大損失,最終爆倉。
- 技術風險與平台風險:平台故障、資訊延遲、智能合約漏洞或駭客攻擊,皆可能造成影響。即使具備良好的交易策略,也可能因平台問題導致爆倉。
- 加密貨幣 24 小時市場運作:幣圈是 24/7 全天候運作的,而投資者需要休息。若人類休息時,市場出現重大波動,將無法即時處理而導致爆倉。
如何克制短期致富心態,避免著迷於永續合約?
德國總理俾斯麥曾說:
短期致富心態往往驅使投資者追求高風險、高回報的投資工具,永續合約(Perpetual Contracts)就是這種工具與策略。在社群比較心態加上 KOL 推波助瀾下,沒有制定長期計畫投資者可能會盲目跟風,被快速致富的誘惑吸引。
避免重蹈覆轍的關鍵在於「學習他人的教訓」,每天都有人因永續合約而爆倉,成熟的投資者會遵循事先制定的投資計畫,抑制短期致富的衝動,觀察並分析那些因追求短期利益而失敗的經驗,以防自己淪落到同樣的結局。
總結
歷經 28 年投資經驗,我從短期交易者轉為長期投資者,深深知道期權、合約等短期交易工具無助於長期資產增長,唯有透過多元資產、比例配置、長期投資,才有機會在牛市、熊市保護資產,享受複利帶來的長期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