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入 10 萬感覺賺很少。
在台灣,月入 10 萬其實是一個相當不錯的收入水平。根據近期的主計處資料顯示,月入 10 萬已經屬於收入前端的群體。
這些統計數據揭露了許多人對財富及有錢人的迷思,特別是對收入的錯誤認知。很多人覺得月入 10 萬其實還好,然而,事實上,這樣的收入表現已經相當出色。
月入 10 萬已是菁英分子
我們可參考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 路徑為:首頁 / 主計總處統計專區 / 家庭收支調查 / 統計表 / 調查報告 / 111 年 / 第七表 – 戶數十等分位組分界點之可支配所得。
政府將全國收入分為 10 等分,以 111 年( 2022 年) 全國收入統計,年收入超過 196.9 萬者完全國收入最高的為第 10 等分,即全國前 10%。而月入 10 萬(即年收入 120 萬以上)的為第 7 等分以上,已經算是不錯的成績。
沒有比較,沒有傷害。若覺得月入 10 萬不夠,那很可能是跟月入百萬的特例比較導致。好處是可以提高標準,壞處就是滿足感不足,難以感受到幸福。
24 年前,月入 10 萬是超級菁英分子
在 2000 年左右,那時我剛出道,只有全國收入前 10%-20% 的人月入 10 萬。
若我們以班級成績來類比,假設一個班有 50 位同學,「月入 10 萬」的同學屬於全班前 5 名。這樣的同學很容易進入前三志願,已經是頂尖水平。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在當時已經月入 10 萬的朋友若能好好累積財富,用對的方法投資,現在的資產至少會累積一個億,至少個人做到了。
缺乏滿足感,容易少賺一個億
如果覺得「月入10萬」賺太少,這表示滿足感不夠,這種心態可能會導致一系列不理智的財務決策,從而影響長期財富的累積。
滿足感的缺乏可能會促使人們進行一些高風險的投資行為,例如當沖、開槓桿、貸款投資等,這些行為容易導致賺到的錢付諸流水,最終影響財富增長。
再不然就是持有錯誤觀念,將月配息收入當作財富增長唯一解方,目標是 月入 10 萬到 月入 15 萬,然後去找許多月月配商品,反而無助於財富增長。
延伸閱讀:《投資最大地雷區:配息讓你失去賺17倍的機會》
延伸閱讀:《配息商品有多爛?配息保證輸、賺得少的5大理由》
如何從月入 10 萬賺到 1 個億?
要從月入 10 萬逐步累積到 1 個億,需要有一個穩定且合理的財務計劃。以下是一些具體的步驟:
- 高儲蓄率:儲蓄率假設達到 50%。這意味著月入 10 萬的朋友會存 5 萬下來。
- 投資策略:選擇投資大盤指數,並且持續 30 年。30 年不久,跟你的房貸一樣長。
- 目標報酬率:設定合理的目標報酬率,在 8%-12% 之間。
透過這樣的財務計劃,堅持長期投資,利用複利的力量,可以實現從月入 10 萬到賺取 1 個億的目標。
以下是月入 10 萬的朋友(儲蓄率 50%)在同樣條件下,不同的年均報酬率產生的結果:
- 每年 8%:7,501 萬。
- 每年 10%:1 億 1,396 萬。
- 每年 12%:1 億 7,649 萬。
我個人投資 25 年,已經 1 億 2 千多萬,5 年後要到 2 億並非難事。這是親身經歷。至關重要的關鍵在:
我不買房、不買車。
延伸閱讀:《財務自由的3把鑰匙:報酬率是最不重要的》
延伸閱讀:《全利息購屋教戰:存2萬,被動收入9萬》
所得增加 1 倍,財富增加 3 倍
以上段落並非本人個案或理想的數學計算,而是真實發生的事。
根據國富調查,以全國前 20% 有錢人為例,「所得」與「財富」在 30 年來的增長為 1:3。
所得與財富是不同的概念
所得是指一年所獲得的收入,而財富是指某一時點的資產淨值:
- 所得:每個月老板匯到你帳戶裡的薪資。
- 財富:銀行的存款、加上所持有股票、房地產、汽車等生活設備便是你的總資產,減掉負債就是資產淨值,也就是你的財富。
在上圖中,有錢人的「所得」(橘色)從每年 113 萬變為每年 220 萬,比值為 1.94,約增漲 1 倍;而「財富」(藍色)從每戶 1,306 萬變為每戶 5,133 萬,比值為 3.93,約增漲 3 倍。
以上要表達的意思是:
月入 10 萬(所得),透過長期投資產生的複利效應,可讓資產(財富)的漲幅遠遠大於所得。
延伸閱讀:《有錢人都炒房、用長皮夾?上億有錢人帶你破除致富3迷思》
延伸閱讀:《月入5萬老後依然又窮又累?如何晉升為上流老人?》
總結
在台灣,月入 10 萬已經是一個相當不錯的收入水平。
對於這樣的收入,如果能夠保持高儲蓄率並採取穩健的投資策略,長期來看,財富將會逐漸增長,或將有賺到 1 億的可能。
然而,對收入的滿足感以及財務決策的理性至關重要,避免因為缺乏滿足感而進行高風險投資,才能實現長期的財務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