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請問 50 歲才開始投資,還來得及嗎?
50 歲才開始投資絕不嫌晚。
記得,巴菲特有 99% 以上的資產是在 50 歲以後才獲得的,現在有上千億美元的身價。
不過我們看巴菲特歷年身價統計,在他 50 歲時只有 6.2 億美元;44 歲時僅有 1,900 萬美元。
最重要的是你遇到我,如果照我的方式遵守這三個原則:
- 多元資產
- 比例配置
- 緊緊抱住
就能省下 25 年摸索時間,剩下的就看個人收支與財務狀況,只要顧好健康,降低年老時的醫療支出,就算加上通膨,也能在年長時坐擁豐沛的現金流。
以下這 3 種情況,50 歲才投資都來得及:
- 有儲蓄 / 遺產,50 歲投資到 65 歲,平均年化報酬率 8~12%。
- 被騙光,從 0 開始,50 歲投資到 65 歲,平均年化報酬率 8~12%。
- 有負債 / 啃老子女,從負開始,50 歲投資到 65 歲,平均年化報酬率8~12%。
有儲蓄 / 遺產,50 歲投資到 65 歲
這是最理想的情況,再加上世界人口結構因素,史上最大財富轉移潮悄悄來臨,也是機率最高的的狀況。
因此我們假定 50 歲時有一筆 200 萬的現金,放入平均年化報酬率 10% 的投資組合,然後不再投入。
根據複利計算機,到 65 歲時我們的財富會變成 890萬。
890 萬看似不多,實際上根據 FIRE 4% 法則(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我們每年可以從 890 萬提領 4% 為生活費,每月有 3 萬元的現金流。
只要沒有重大疾病,或有足夠的保險,省點花的話,每月 3 萬基本可以維持生活所需。
如果 50 歲開始投資,然後定期定額,每月再加 2 萬到投資組合,65歲時可以得到 1,700 萬左右。
1,700 萬的 4% 是 68 萬,平均每月可有 5 萬 6 的生活費,這樣的現金流已經相當富足了。
從 0 開始,50 歲投資到 65 歲
假設我們遇上人生的寒冬,無論是被騙光還是投入錯誤標的,50 歲從 0 開始,每月投入 2 萬到年化報酬率 10% 投資組合,到 65 歲,會獲得 835 萬。
835 萬並不多,不過以 FIRE 4% 來算,每月仍有 2 萬 7 的現金流。
記得,提領 4 % 是為了生活,剩下的資產還是會繼續增長。以年化報酬率 10% 為例,剩下的資產會以 6% 幅度增長,並考慮到退休後不再定期定額投入。
在 70 歲時會變 1,100 萬左右,80 歲會變 2,000 萬左右,且理論上每年提領的 4% 會越來越多。
因此,50 歲從 0 開始投資,依然不嫌晚。
從負開始,50 歲投資到 65 歲
這是我們要極力避免的情況,無論是負債、還是家裡有啃老族子女,這時理債能力或教養經驗就格外重要。
以債務為例,以下是一些可以幫助從負開始的人翻身的建議:
首先要解決債務問題
債務是翻身的最大障礙。因此,第一步是制定還債計劃,並儘快將債務還清。
在還債期間,可以採取以下措施來減少債務的負擔:
- 減少不必要的開支。
- 增加收入。
- 追求債務減免或重組,如向法扶基金會尋求協助,透過憲法保障來減免債務。
- 建立緊急預備金。
在償還債務之餘,還需要建立緊急預備金,以應對意外事件。
緊急預備金的金額至少要夠支付 3 到 6 個月的基本生活開支,如果有必要,請準備到 12 個月份。
開始投資
在建立了緊急預備金後,假設情況允許,就可以開始投資了。
對於從負開始的人來說,投資的目標應該是累積財富,為退休做好準備。
因此,在投資時,應該採取長期投資的策略,並選擇風險較低的資產。
以下是一些適合從負開始的人的投資策略:
- 定期定額投資。
- 資產配置:多元資產+比例配置
- 指數型基金。
- 緊緊抱住,堅持下去。
翻身需要時間和努力。因此,在投資的過程中,要堅持下去,不要輕易放棄。
以下是一些可以幫助堅持下去的建議:
- 設定明確的投資目標。
- 定期檢視投資組合。
- 尋求專業的財務顧問協助。
從負開始翻身的案例
小明是一位 50 歲的單身人士。他曾經是一家公司的中層管理人員,年收入 60 萬(每月 5 萬)。但由於投資失利,槓桿操作不當,他欠下了 200 萬的債務。
為了還債,小明減少了不必要的開支,並增加收入。他還尋求了債務減免,成功將債務減免到了 120 萬。
小明量入為出,將所得的一半用於還債,花了 4 年還清債務後,小明又花 1 年建立了 30 萬的緊急預備金。
然後,他開始將資金放入穩健的投資組合,平均每年得到 10% 的報酬率。
從以上例子得知,小明重新投資的時間點為 55 歲,一樣從 0 開始,到 65 歲,每月投入所得的一半。
在 65 歲時,小明僅有 516 萬,以 FIRE 4% 計算,每月僅有 1 萬 7 的現金流。對有些人來說,1 萬 7 綽綽有餘;對有些人來說,1 萬 7 完全不夠。
這時,我們要考慮小明是否有繼承房產、在外租屋等因素,情況會越來越複雜。總之,如果我們對每月 1 萬 7 的現金流不滿意,開源節流是必不可少的。
不過,如果小明量入為出,一樣可以用 516 萬的本金以 6% 的年成長率,滾到 1,267 萬,屆時小明 80 歲,以 FIRE 4% 計算,每月有 4 萬 2 的現金流。
這個案例表明,即使從負開始,只要堅持下去,依然有機會翻身。
不過,如果是與教養有關,情況就更複雜,可以多看我另一個部落格:Steve 的爸爸經。
總結
總之,若以簡單生活為目標,不追求大富大貴,想在年老時安養天年,50 歲才開始投資也是綽綽有餘的。
最重要的是定期定額,謹守多元資產、比例配置、緊緊抱住,然後保持學習,持續提升防詐能力。
延伸閱讀:《不要詐騙!白手起家 25 年投資精華系列》
延伸閱讀:《不要買爛標的!白手起家 25 年投資精華系列》
延伸閱讀:《不要有錯誤投資觀念!白手起家 25 年投資精華系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