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紹鋒觀點:撐不過 30% 下跌?解析蒙格名言與關稅風暴的投資啟示

高波動≠高風險,真正的風險來自錯誤的行為。

「承受不了股票腰斬 50%,難怪你賺不到錢。」──查理‧蒙格

這不是一句狠話,而是投資世界的真相。

我是李紹鋒(Steve Li),你的資產配置教練。這波關稅風暴,再次驗證了蒙格的智慧。

你曾因為股價下跌 10%、20%,就急著賣出嗎?

如果有,那你不只錯過了回升,還親手斬斷了自己的財富成長路──因為,許多財富就是在市場恐懼時悄悄轉移的。

為什麼 2025 的關稅風暴輕易擊潰許多散戶?他們做了哪些錯誤的行為?以下是我的觀點:

  • 高波動 ≠ 高風險。
  • 撐不住的兩種情況:借錢與心理脆弱。
  • 別借錢,借錢會讓你無法承受市場波動

李紹鋒觀點 1:高波動≠高風險,真正的風險來自錯誤的行為

市場短時間內腰斬的情況,對單一個股來說其實再常見不過了。就連明星股也是如此:

  • 特斯拉在過去兩年內經歷了兩次腰斬,你若撐不住賣出,賺錢機會也就沒了。
  • 輝達最近從高點下跌 33%,但僅花三週時間就漲回原點——真正賺錢的人,都是撐得住的人。

問題從來不是股票跌,而是你撐不撐得住,撐到等它回彈、甚至創新高的那一天。

李紹鋒觀點 2:你撐不住的兩種情況──借錢與心理脆弱

  1. 借錢投資的人,根本撐不到回升。
    那些槓桿開 2 倍以上的投資人,一旦跌 30%,早就被追繳、斷頭、強迫出場,沒機會等到反彈。
  2. 心理脆弱的投資人,跌 10% 就心慌意亂。
    別人恐慌你跟著殺出,賣在低點後懊悔一整年。

這些錯誤的行為(借貸投資)與心態(心理脆弱),才是真正的風險來源,而不是價格的波動本身。

李紹鋒觀點 3:別借錢,借錢會讓你無法承受市場波動

如果你無法承受市場短期的劇烈波動,那就千萬別借錢來投資

為什麼?因為借來的錢有時間壓力與清償義務,一旦市場下跌,你就成了市場波動的犧牲品——市場漲跌你無法控制,但「被追繳保證金」卻是日常,一旦手頭現金不夠或來不及追繳保證金,結局很可能是資金斷頭、本金全損。

哪怕你投資的是好公司,只要用的是槓桿,一旦下跌超過一定幅度(見上圖),券商就可能強迫你平倉出場,沒機會等反彈、也沒資格抱住未來的漲幅。

如果你的資金沒有任何餘裕,那麼就不應該借錢投資,那怕是融資、融券、信貸或購買槓桿型商品。

關稅風暴捲走的這波投資人,有許多是借錢來投資的──重點是,這波下跌的幅度跟歷史跌幅比起來,其實不算什麼大災難。

李紹鋒結語:市場不是給聰明人賺的,是給撐得住的人贏的

投資的世界沒有捷徑,只有紀律與耐心。

撐得住股市 50% 的下跌,你才有資格享受 100% 的上漲。

別再問「股票會不會跌?」,你該問的是:「我準備好承受波動了嗎?

更多關於李紹鋒的免費學習資源:

不滿意投資績效?

歡迎訂閱電子報!

每周調整投資觀點,盡早財務自由!

We don’t spam! Read our privacy policy for more info.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