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股價雲霄飛車?下跌17%憑什麼再起?

2025 年 1 月,輝達(NVIDIA)的股價像是坐了一趟雲霄飛車...。

你一定聽過「輝達」(NVIDIA)這家公司?它可是科技圈的大明星,股票代號 NVDA,專門做顯示晶片和 AI 計算的硬體,是 AI 應用背後的火力彈藥庫。

不過,自從更高效率的 AI 模型問世(比如 Deepseek),輝達股價卻像坐雲霄飛車,先是因為市場風向改變最大跌幅 17%,市值蒸發新台幣 19 兆(0.6 兆美元),讓人捏把冷汗,但沒多久又神奇反彈。這背後到底怎麼回事?

今天我們就簡單聊聊輝達股價的起伏、為什麼它能再起,以及它跟我們生活的關係。別擔心,就算你從沒學過投資,也能看懂這篇!

前情提要:輝達股價的雲霄飛車

2025 年 1 月,輝達(NVIDIA)的股價像是坐了一趟雲霄飛車,市場對 AI 算力需求開始出現不一樣的看法,讓人看得心驚膽跳。究竟怎麼回事?我們來簡單拆解一下。

高效能 AI 模型問世

過去幾年,AI 熱潮把輝達捧上了天,股價屢創新高,大家都覺得這家公司是未來科技的「算力引擎」。

但到了 2025 年初,風向好像變了。投資人開始嘀咕:「高效能 AI 模型越來越厲害,是不是不需要那麼多 GPU了?」( 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圖形處理器,為專門執行繪圖運算工作的微處理器,對執行分析、深度學習和機器學習演算法尤其有用)。
比如說,像 DeepSeek 這樣的新 AI 模型,可能讓單一模型對算力的胃口變小。市場聽到這消息,馬上有點慌,懷疑輝達的晶片需求會不會就此萎縮?

財報亮眼,但信心動搖

輝達的財報確實沒話說,過去幾季數字漂亮得像教科書範例,輝達第四財季營收為 393.31 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成長 78%。2025 財年全年營收 1,305 億美元,較 2024 財年成長 114%。(圖片來源)

不過,市場總愛想得更遠,有人開始擔心:這成長速度還能撐多久?未來會不會踩煞車?

更別提競爭對手了。AMD 和 Intel 虎視眈眈,還有 Google 的 TPU 這類專用 AI 晶片也來搶飯碗( TPU 是 Google 開發專門用於加速機器學習的處理器 ),這些變數都讓投資人心中多了幾分不安。

地緣政治與供應鏈的麻煩

雪上加霜的是,美國對中國的先進晶片出口管制,直接砍掉輝達一部分市場。半導體供應鏈也沒好到哪去,產能瓶頸加上偶爾的中斷風險,讓人捏把冷汗。

這些外部因素就像突然跳出來的攪局者,把局勢搞得更複雜。

反彈的驚喜與長期信心

不過,故事沒這麼簡單。就在股價下跌、大家覺得輝達可能要喘口氣的時候,它居然又爬了回來!

根據資料,2025 年 1 月底股價一度跌了 17%,但沒過多久就穩住陣腳,到 2 月底回升到 130 美元左右。
為什麼市場還是對輝達的長期前景抱著樂觀態度呢?

為何輝達股價能死灰復燃?

為什麼高效能 AI 模型使得算力需求下降,反而讓輝達股價回升?聽起來很玄對吧?

黃仁勳的信心喊話:站穩風口

就在市場還在七嘴八舌的時候,輝達的掌舵人黃仁勳(Jensen Huang)站出來穩住軍心。他堅定地說:「AI 算力的未來需求,是現在的百萬倍!」這可不是隨口吹牛。

因為 AI 的應用層面極廣,不只是科技圈的玩具,它即將滲透到你我的生活——工廠用它優化生產線,醫院靠它診斷疾病,甚至遊戲公司拿它設計超逼真關卡。

黃仁勳眼裡,輝達不只是在賣晶片,而是在打造一個算力驅動的新世界。隨著投資人開始理解黃仁勳在說什麼的時候,腦中也浮現 AI 遍及各行各業的畫面,市場像是被點了一把火,信心又燒了回來。

背後的原理:傑文斯悖論

黃仁勳的觀點與「傑文斯悖論」有關。簡單說,就是當你把東西做得更有效率時,大家反而會用得更多。

比如,省油車出來後,理論上汽油消耗量會變少才對,但結果相反,因為效率提高,人們開車的次數變多,結果油還是沒少用。

對輝達來說,像 DeepSeek 這樣的高效能 AI 模型雖然節省了算力,但效率提升後,企業和開發者發現可以用更少的成本做更多事。

結果呢?企業對輝達的依賴反而提高了。比如更聰明的聊天機器人、更快的自駕車演算法,甚至是虛擬實境遊戲。這麼一來,對輝達晶片的需求不減反增,股價自然也跟著回溫。

AI 怎麼運用輝達晶片改變生活?

想知道輝達晶片有多關鍵?我們來看幾個例子。

  1. 醫療 AI:醫院用輝達的晶片跑 AI 模型,能更快診斷癌症、心血管疾病或其他慢性病,而且一次可以看數萬張 X 光照片,比醫生用眼睛看更準、更快。同時,由於算力效率提升,現在連小診所都有機會使用 AI 看診。
  2. 自駕車:特斯拉、Waymo 這些公司,靠輝達晶片讓車子自己開,可能比人開還安全。效率高了,成本降了,未來你可能坐計程車都不用司機了。
  3. 遊戲世界:玩過畫面超逼真的電玩嗎?輝達的顯示晶片讓虛擬世界跟真的一樣,越高的算力,畫面就越精緻,跑起來越順暢。現在開發商還想用 AI 設計遊戲關卡,算力需求只會越來越大。
  4. 生技研發:我有一位學生在生技公司做研究,他們也開始運用 AI 技術來尋找合成蛋白質的可能組合。原本要花數個月的研發時間,只需要幾分鐘就完成。算力越高,效率越高,越有機會研發出更好的抗衰老產品。

這些例子告訴我們,輝達晶片的需求不會變少,反而會越來越多。市場一開始沒看懂,但黃仁勳看懂了,說:「AI 算力就是國力。未來算力需求是現在的百萬倍!」

為什麼?因為哪個國家 AI 強,科技、經濟、醫療、研發、甚至軍事就強。現在各國都脫離不了輝達晶片,只為了取得更高的算力。

如何看待輝達的未來?

我常講「如果把 AI 發展比喻為九局棒球賽,現在是第幾局?」很多同學會回「第一局」。你不需要成為投資專家,也能從生活中找到線索。

首先,看看 AI 有多夯。不管是手機裡的語音助手,還是工廠裡的機器人,都是靠 AI 算力跑起來的,而輝達就是提供算力的關鍵。

再來,想想我們的生活。當 AI 變得更便宜、更普及,你會不會想要個 AI 幫你寫信、做菜譜,甚至教小孩寫功課?這些都需要算力,而輝達的晶片正好是市場上最好用的。

所以,即使輝達股價偶爾跌,只要 AI 還是趨勢,輝達就不怕沒市場。當然,投資有風險,但它的基本面——也就是支撐價值的東西——還是很穩的。

總結:輝達股價的啟發

輝達股價這趟雲霄飛車之旅,告訴我們一個啟發:科技的價值不在於它多有效率,而在於它怎麼改變世界。

像 DeepSeek 這類高效能 AI 模型,雖然讓人覺得算力需求會掉,但黃仁勳則主張「效率提升反而帶來更多機會」。

輝達靠著晶片技術和黃仁勳的眼光,從谷底爬回來,未來可能再創新高。

不滿意投資績效?

歡迎訂閱電子報!

每周調整投資觀點,盡早財務自由!

We don’t spam! Read our privacy policy for more info.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