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老師,為什麼某些企業會留不住員工?」

3種創業家類型

這個問題確實揭露現代企業管理中重要課題。

我覺得創業有從「0到1」到「1到10」,再到「10到100」的階段,企業在不同階段需要不同的管理能力和策略,也需要不同類型的創業家來營運。

0到1的創業家

像我這種「0到1」的創業家,擅長從無到有,以創新思維和獨特商業機會為基礎,開創了新的市場或行業。這個階段的創業過程常常充滿挑戰和不確定性,創業家必須具備創意、果斷和冒險精神。

但是,隨著企業的成長,到大約10人左右,管理的挑戰也會變得更加複雜,要使用的策略也要不同,如果創業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不足,或者不願意放手,就容易造成「拿創業的熱情往冰山撞」的局面。

同時,「0到1」的創業家很多都很拚,但不容易意識到「員工得到的報酬跟老闆完全不同,並不想那麼拚」。很多老闆都會談理想、談願景,但多數人的內心話是「別跟我談理想,我的理想是不工作」

我知道自己不是「1到10」的創業家,也沒打算做大,所以沒有被自己的公司綁住,也不希望我的員工被綁住;當他們財務自由,我會鼓勵他們提早去享受人生。

1到10的創業家

在「1到10」的階段,企業開始擴大規模,需要建立有效的管理團隊和內部制度,創業家是否能建立出健康的文化和制度是非常關鍵的。有許多研究支持這一點,例如,吉姆·柯林斯在《從A到A+》一書中提到:

成功的企業不僅僅依賴於領導者的個人魅力,更重要的是建立一個持久的企業文化和價值觀,以及打造一個「學習型組織」。

一個有學習文化的企業能夠凝聚員工,提高他們的參與度和忠誠度。

10到100的創業家

到了「10到100」的階段,管理者必須學會放手,讓合適的人承擔更多責任,而非指派信任但不適任的人當主管。這種放手需要正視自己的不足,並且允許犯錯。

此階段的創業家不再僅僅是執行者,而是成為策略家和指導者,並雇用專業的經理人來管理。這也與「創業家的陷阱」相關,當創業家難以放下控制權,員工會明顯感受到老闆沒安全感,進而導致員工離開公司。

總結

了解自己是屬於那種類型的創意家很重要,同時也要知道自己想成立什麼樣的公司,是高營利、大家都很輕鬆的公司?還是頗具規模的上市櫃企業?

如果對組織管理有興趣,可以多看看彼得·杜拉克的管理學理論、史丹佛大學的組織研究以及管理學期刊中的案例研究,都能學到對企業成長和人才管理的知識。

不滿意投資績效?

歡迎訂閱電子報!

每周調整投資觀點,盡早財務自由!

We don’t spam! Read our privacy policy for more info.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