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有學校老師說 etoro 是詐騙網站……。
「學用落差」一直是華人教育的重大問題。
而且學校老師由於職場環境單純,與複雜的社會有某種程度的脫節,因此常有教師、公務員、甚至工程師被詐騙。
個性單純當然是好特質,只是不要一路單純到老,更不要被填鴨式教育洗腦,不只不會分辨真假投資,更失去「與時俱進」的能力。
如何分辨投資與詐騙?
學校填鴨式教育只會告訴我們答案,不會告訴我們怎麼整理思路,也不會教我們怎麼理財、怎麼分辨投資和詐騙。
基本概念是這樣的:
一個平台是投資還是詐騙,有無註冊資訊只是基本,還要看它有沒有監管、信託等風控措施;也要看金流、交易流程等營利模式;最後還能參考口碑和評價。
eToro 是真投資還是詐騙,60 級巫師廣告時期已經有很多文章探討,這邊就不多做說明了。
結論是:
由於 eToro 的競爭能力太強,政府又抽不到稅,因此遭到杯葛。
也就是說,我們可以自行在國外開戶,但資金安全自行負責,政府不會幫我們追討。
而 eToro 的競爭能力有多強?光是口碑和評價,eToro 在 similarweb 就有資料可尋,表示它是一個高流量的網站,不只高流量,eToro 的流量世界排名 1,265 名、英國投資類網站第 2 名。
一個詐騙網站想做到這種程度,微乎其微。
高聲量就代表不是詐騙?
當然不是,投資不能只看單一面向,流量只是參考之一。
因此無論多靠譜的網站或平台,都要記得做好「比例配置」。
不過有一個投資網站存活時間已久,且在特定圈子小有名氣。該投資網站有幾個特色:
- 結合借貸與標會。
- 10% – 18% 年化收益。
- 入會費 10,000 元。
將這些特色列出來,就知道這跟一般投資不同。
試問:
- 結合借貸與標會:借貸是誰借給誰?標會的風險在哪?
- 10% – 18% 年化收益:錢從哪來?
- 入會費 10,000 元:哪個券商開戶要先付 10,000 元?直銷?
這個平台是「中華資金交易所」。
辨識詐騙的第一原則
第一原則(第一原理)是一切思路的基礎,放在分辨投資與詐騙,那就是:
當然,每個平台都有倒閉風險,但如果在一個寬鬆的條件下,平台就是會倒,那即使不是詐騙,也是不安全的投資。
標會本身就是會倒。
無論採用什麼技術、什麼策略,標會本身就是一個高風險的投資。如果標會這種營利方式可行,它應該像股票一樣成為世界投資主流,為何沒有?
我們看看維基百科對標會的定義:
互助會,俗稱標會、做會、呈會或會仔,在法律上則稱為合會,是民間一種小額信用貸款的型態,具有賺取利息與籌措資金的功能。
也就是說,這嚴格來說不算投資,而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借貸關係,而且是信用借貸。
高利息通常是詐騙的魚餌
我在投資組合中的放貸部位一定有抵押品,這些抵押品不是房地產,就是等值的加密貨幣。
- 房地產放貸:穩定收到 6% 利息,有房地產做抵押擔保,且借急不借窮。
- 加密貨幣放貸:浮動收到約 10% – 12% 的利息,有等值加密貨幣抵押擔保,利息來源自借貸方的加密貨幣短期操盤。
放貸型的投資,一定要有抵押品,也要知道利息來源。試問:
- 沒抵押品,我們為什麼要放貸給不認識的人?
- 10% – 18% 無抵押品的放貸,安全嗎?
- 這麼高的利息從哪生出來?
用性命擔保嗎?投資沒必要把命賠上,保持理性,生活比較輕鬆。另一方面,我們也能思考:
會向銀行借款,借到利息 18% 的人,是信用良好的人,還是信用不良的人?
只看高利息,沒思考背後的投資原理跟風險管理,很容易誤入危險的項目。
後金補前金是最典型的詐騙
最後,為什麼要入會費?
保險最開始也是從互助會演變出來的,現在買保險也不用入會費呀。
如果標會本身的營利來源就是入會費,那豈不是後金補前金的龐氏騙局?
根據維基百科的說明,在美國,標會已被歸類為非法集資行為,會頭將被控詐騙罪;而在台灣,因為標會與閩南文化之間關係密切,因此這種非主流的資金運作項目依然還存活。
總結
總之,標會本身就會倒,而且營利模式來自會員費,很經典的後金補前金,即使註冊專利、商標或有一個響噹噹的名字,詐騙就是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