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我的基金投資賺 20% 了,請問要賣嗎?

這是簽書會上來賓的提問,只知道這位來賓持有國內某檔基金,其餘資訊不明。

不過在我看來,國內基金不外乎兩大系統性風險:

  • 產業集中:台灣的產業非常集中,有產業的系統性風險。
  • 地緣政治:我們有一個惡霸鄰居,有地區的系統性風險。

因此賣掉這檔基金,然後將資金重新分配到全世界股票上,會比持有單一國家的基金來得安全。

基金也有分很多種

全球有上萬檔以上的基金,不過真正能讓人長期賺錢的基金並不多。因此如何辨識一檔基金是好基金,就是一門學問。

基金的風險主要來自於以下兩個方面:

  • 市場風險:市場風險是指由於市場波動而導致的基金淨值下跌風險。市場風險是系統性風險的一種,僅能透過分散投資來制衡。
  • 基金經理人風險:基金經理人風險是指由於基金經理人操作不善而導致的基金淨值下跌風險。基金經理人風險是非系統性風險的一種,可以透過分散投資來降低。

請投資指數型基金,避免主動型基金

雖然不清楚這位來賓投資的是哪種基金,不過若她持有的是指數型基金,會比較安全。

指數型基金是一種被動型基金,其投資組合會追蹤特定指數的表現。指數型基金的優點包括:

  • 費用低廉:指數型基金的經理費通常較低,因為其投資組合不需要頻繁調整。
  • 績效穩定:指數型基金的長期績效通常優於主動型基金。

主動型基金是一種主動型基金,其基金經理人會嘗試透過選股或選債來超越市場指數的表現。主動型基金的缺點包括:

  • 費用高昂:主動型基金的經理費通常較高,因為其基金經理人需要進行大量的研究和分析,致使投資人在經理人的頻繁交易中負擔大量手續費、管理費和稅賦。
  • 績效不佳:主動型基金的長期績效通常不如指數型基金。

即使是指數型基金,也要懂得分散風險

在投資理財的世界中,分散風險是永恆不變的真理。分散風險的投資考量,可歸納為以下 4 點:

  • 透過指數型基金降低產業系統性風險。
  • 透過全球型基金降低地區系統性風險。
  • 先有抗跌才能獲得穩健報酬。
  • 進一步分散資產類別。

透過指數型基金降低產業系統性風險

產業系統性風險是指特定產業面臨的共同風險,例如供應鏈阻塞、政策變更、技術革新等。這些風險可以透過分散投資來消除。最好的分散投資方式就是指數型基金。

當投資人透過指數型基金將資金分散在不同資產或產業時,即使某個資產或產業出現問題,也不至於對整體投資組合造成重大影響。

例如,如果投資人將資金分散在不同產業的股票,即使航運業出現進入淡季、科技業泡沫破裂,其他產業仍有可能保持成長。

透過全球型基金降低地區系統性風險

地區系統性風險是指單一國家或地區會面臨的共同風險,例如景氣衰退、金融危機、戰爭、天災等。這些風險會影響所有資產類別,單一國家無法完全避免。

然而,將資金分散到全球股市可以降低地區性風險的影響。當某個國家遭受重創時,其他國家的資產可能會表現相對穩健,進而抵消部分損失。

而只持有國內某檔指數型基金,風險就相對集中。以 0050 為例,即使表現再亮眼,依然有產業過於集中在半導體的產業系統性風險、及惡霸鄰居虎視眈眈的地區系統性風險。

因此,將投資分散在全世界股市中,會是比較好的選擇。

先有抗跌才能獲得穩健報酬

分散投資也可以提高投資效率,使投資人在抗跌同時獲得較高的報酬。這是因為當資產下跌時,必須用更大的漲勢才能回到原本的數值。

假設基金淨值為 100 萬,下跌 20% 為 80 萬,當基金淨值想回到 100 萬,必須上漲 25%,而不是 20%。

因此,在長期的投資組合中,抗跌能力會比獲利能力還重要。這也是我們要避免主動型基金的原因,主動型基金的淨值縮水速度很快。

進一步分散資產類別

綜上所述,持有全球指數型基金,將資金分散在不同產業和國家是比較好的選擇。不過若想進一步分散風險,可以考慮傳統金融以外的投資。

例如,在 2022 年股債齊跌期間,全球股市、債市普遍下跌,但美元穩定幣卻不受影響。如果投資人將資金分散在不同資產類別,就能降低整體投資組合的風險。

延伸閱讀:《加密貨幣其實也能抗跌?配置5%加密貨幣的神奇威力》

總結

分散風險是投資理財的基礎。透過全球指數型基金分散投資,投資人可以降低產業何地區的系統性風險,兼具抗跌的同時提高投資效率,進而獲得更穩健的報酬,會比持有單一國家的基金更好。

不滿意投資績效?

歡迎訂閱電子報!

每周調整投資觀點,盡早財務自由!

We don’t spam! Read our privacy policy for more info.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