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老師,我想在這個領域創業。」
這句充滿激情帶點不安的呼聲,總是在年輕創業者的心中迴盪著。言下之意,就是:
「老師,在這個領域創業有搞頭嗎?」
![](https://stevelichoice.com/wp-content/uploads/2023/10/01創業的書摘-1024x1024.png)
創業之前我們該做的事
的確,踏入商業領域,絕非一個輕鬆的選擇,其中隱藏了無數的考驗與風險。在這快速變遷的商業環境中,我們需要思考如何綜合各方面的智慧,為創業之路打下更穩固的基礎。
最近,我重新與一位久未見面的學生交談,我們的對話引發了我對一個主題的深入思考:
在打造創業之夢時,如何培養出高效的學習模式?
如果創業開咖啡館
開一家咖啡館是許多人熱愛的夢想,所以這邊以開設咖啡館為例。許多人之所以想開咖啡館,夢想的是想「過一個每天自己手沖咖啡的悠閒生活」,但他們沒想到是,開咖啡館一定會面臨:
- 音樂版權
- 翻桌率
- 咖啡豆品質
- 保存期限
- 手沖技術
- 調配比例
- 掃廁所
- 員工心情不美麗
![](https://stevelichoice.com/wp-content/uploads/2023/09/daan-evers-tKN1WXrzQ3s-unsplash-1-1024x702.jpg)
……等問題。
這些問題或許可以靠工業化系統解決,但咖啡館是一個講究人文、氛圍和品味悠閒的地方,如何在軟硬之間取得平衡,是創業者要面臨的挑戰。
所以,在我們跨入創業的窄門之前,我們應該花些時間在相關行業中積累經驗。不論薪水高低,關鍵是在短短的3-6個月內,努力學習並掌握該行業的核心知識。
這段經驗不僅可以驗證我們對這項工作的熱愛程度,同時也有助於我們更深入地理解開設咖啡館所面臨的挑戰,而這些挑戰往往在一場就會被我們忽視,因為──我們只是想要有一個每天手沖咖啡的悠閒生活而已。
和創業相關的書籍
「在創業之前,先在相關行業工作幾個月,可以幫助你了解行業的運作方式,並建立人脈。這可以幫助你在創業時少走彎路,並提高你的成功率。」
《創業聖經》第五章
這本書也驗證了這個觀念:通過在相關行業中工作,我們不僅能更深入地了解行業運作的細節,同時也能建立起有價值的人際網絡,這在創業初期將有助於我們避免走許多冤枉路,提高成功的機會。
![](https://stevelichoice.com/wp-content/uploads/2023/09/nathan-dumlao-KixfBEdyp64-unsplash-1-1024x683.jpg)
這個建議之所以關鍵,是因為3-6個月的時間段往往是學習效率最高的階段。在這段時間內,我們能夠以最快的速度吸收知識,並將其迅速應用於未來的創業計畫。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習效率逐漸降低,這也將導致學習的成本增加,效果減弱。
回到這位久未見面的學生,他感興趣的領域是桌遊,我鼓勵他考慮加入一家桌遊研發公司工作,這將讓他有機會深入了解如何挑選國外熱門的桌遊,進行台灣的代理,同時他也可以了解桌遊製作所需的流程與程序。這樣的體驗,無疑將為他日後的桌遊創業之路鋪平道路。
總結
我認為,創業所需的並不僅僅是滿腔的熱情,更需要明智的學習策略。善用前人的智慧和經驗,我們不僅可以節省寶貴的時間,更能少花許多冤枉錢。
如果想在這個充滿挑戰的商業世界脫穎而出,過上不同於其他老闆的悠閒生活,我很建議到該行業工作3-6個月試試,一邊檢視自己的熱情、看看這個行業的生態,一邊學習核心技能,才是最佳的創業之道。
頭香~~~~
支持老師!!!
但是在創業的路上如果有很多風險是沒有辦法及時考慮進去的,例如開咖啡廳,結果轉角處又開了一間星巴克,利潤又被稀釋,好不容易撐過星巴克的稀釋生意,3年後對面又開一間網紅咖啡廳,再次稀釋我的利潤,這樣創業的長期發展該怎麼去面對跟提前預防。
謝謝支持!
很好的問題,之後會再整理一篇文章來分享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