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11 是投資的內功,也是理財的基礎。
你是否也曾為每個月的薪水該如何分配而感到困擾?看著銀行帳戶遲遲無法成長,對財務自由的夢想逐漸失去信心?事實上,只要掌握正確的理財方法,每個人都能加速實現財務目標。
我並非特例。在 36 歲時擁有千萬資產的我,只是眾多透過嚴謹理財達成目標的平凡人之一。關鍵就在於持之以恆的儲蓄與明智的投資策略,並透過 5311 理財法分配財務。
為什麼 5311 理財法比投資更重要?
在我們的生活圈中,總能見到「月光族」的身影。這不僅指收入微薄、基本開銷沉重的朋友,更包括那些高收入卻揮霍無度的人。即使月入 10 萬,若全數花盡,既無法累積投資本金,更遑論達到真正的財務自由。
今天要向大家介紹的 5311 理財法,就像是理財的基本功。它能幫助你穩健地累積資產,朝著 40 歲擁有千萬資產的目標穩步邁進。
什麼是 5311 理財法?
5311理財法是一套簡單明瞭的資產配置方案,透過合理分配每月收入,同時兼顧儲蓄、保障和個人成長。對於初入職場的新鮮人或是理財新手而言,這套方法堪稱最佳入門指南。
這套理財法的精髓在於將月收入分配為四大項目:
- 50% 生活帳戶:用於支應日常開銷,包含房租、水電瓦斯、交通、子女教育等基本生活支出。建議嚴格控制在此預算範圍內,維持收支平衡。
- 30% 投資帳戶:這筆資金應在每月初就優先撥入專戶,避免因一時衝動而消費。建議運用在全球股債平衡型 ETF 或追蹤大盤指數的國家市值型 ETF 等投資標的,藉由時間複利效應加速財富累積。
- 10% 保險帳戶:用於建構完整的保障網,涵蓋車險、房屋火險、壽險、醫療險和重大疾病險等。妥善規劃保險,能有效轉嫁風險,確保生活無虞。
- 10% 學習帳戶:將收入的 10% 用於投資自己,例如上課進修、考證照、學習新技能,或是購買書籍、參加研討會等。這筆錢也可以當作全家旅遊基金,用旅遊讓生活更加豐富。
5311 理財法特別強調「收入 – 儲蓄 = 支出」的觀念,將儲蓄置於首位,確保每月都能穩定存下固定比例的收入,並投入資本市場,讓財富持續成長。
值得注意的是,這套方法並非一成不變。你可以根據個人情況靈活調整各項配置比例。例如,若生活開銷較低或收入較高,不妨將儲蓄比例提升至 40% 或更高。關鍵在於維持較高的儲蓄率,為長期投資累積充足本金。
如何用 5311 理財法累積千萬資產?
讓我們透過一個具體案例,來見證長期投資複利的驚人威力。假設你25歲初入職場,找到月薪 3 萬元的工作,每 10 年加薪,36 歲加薪到 4 萬,46歲加薪到 5 萬,56 歲加薪到 6 萬。
若依循 5311 理財法,每月投入 30% 到年化報酬率 8% 的投資標的,50歲左右會累積多少財富呢?
依據複利計算,總資產將突破新台幣 1,000 萬元!這個數字清楚告訴我們:即使不是高薪族群,只要謹守 5311 理財法則,保持紀律性的儲蓄與投資習慣, 50歲坐擁千萬資產絕非空中樓閣。
以我個人為例,36 歲就達成 2,000 萬的財務自由目標。關鍵不在於本業收入的多寡,而是採取「不買房、不買車」的策略,維持極高的儲蓄率。
這印證了一個道理:月入 3 – 5 萬但能持續儲蓄 30% 的人,往往比月入 10 萬卻揮霍無度的人,更容易實現財務自由。
總結:學會理財比投資績效更重要
理財就像一場馬拉松,需要堅定的意志與持久的耐心。5311 理財法正是你最可靠的嚮導,引領你穩健地朝向財富自由的理想邁進。
別忘了,複利效應與時間相輔相成。及早開始投資,就能早日坐享複利帶來的豐碩成果。現在就行動吧,讓千萬資產不再只是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