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避坑指南:2000小型股的教訓到2022龍頭股的啟示

過去幾次市場危機告訴我,投資龍頭股是經歷風浪後依然穩健增長的關鍵策略。

老師,為什麼你只投資大到不能倒的龍頭公司?有些小公司表現也不錯啊!

我專注於投資那些大到不能倒的龍頭公司,因為過去的經驗告訴我,這些大公司在關鍵時刻能獲得市場和政府的支持,而小型公司則更容易在金融風暴中消失,最終成為投資者心中的遺憾。

為什麼只買大到不能倒的龍頭公司?

雖然少數小公司或新創企業可能在短期內帶來驚人的高報酬,但隨之而來的風險卻遠超想像,難以在複雜的市場中長期立足。

過去幾次全球經濟危機已證明:當市場動盪時,資源會集中分配給對經濟穩定至關重要的龍頭公司,這些公司能獲得政府或市場的支持,成為危機後的倖存者;相對而言,小型公司通常缺乏資源和影響力,無法抵擋大型風暴,容易被市場迅速淘汰。

因此,專注於投資「大到不能倒」的企業,不僅能降低資產損失的風險,還能為投資組合帶來長期穩定性。

哪些案例說明龍頭公司活得更久?

投資龍頭公司不僅能帶來不錯的報酬,還能在各種市場危機中保持資產的安全性。以下是我在超過 28 年的投資經驗中學到的幾個重要教訓。

1. 1998-2000年:小型股的崩潰與大型股的倖存

剛開始投資時我對科技股情有獨鍾,手上有不少小型科技公司,也確實獲利不少。可惜當時我並沒有投資龍頭股的概念。

2000 年科技股泡沫破裂時,許多小型科技公司瞬間瓦解,因為它們的商業模式不成熟且資金儲備不足,無法應對市場劇烈收縮的壓力。相對而言,像微軟和亞馬遜這樣的大型龍頭公司,憑藉穩定的基本面和優秀的資金管理能力成功度過了這波低潮。

那時候,我靠小型科技股賺到的錢全部歸零。這讓我第一次認識到,小公司在金融災難中的生存機會微乎其微,而龍頭公司的市場地位則是抵禦風暴的重要保障。

2. 2008年金融海嘯:政府只救「大到不能倒」的公司

在金融海嘯期間,雷曼兄弟的倒閉成為市場崩盤的象徵,但這並不是整個事件的全部。像 AIG 和花旗銀行等「大到不能倒」的機構獲得了政府數百億美元的資助,成功挽回了市場信心;而無數規模較小的金融機構則因資金短缺或信任崩潰而破產,甚至無人提及其名字。

這場危機明確揭示了一個現實:市場穩定性依賴於龍頭公司,因為它們對整體經濟至關重要。

3. 2022年:FTX 的倒閉與小型交易所的宿命

不僅傳統股市中的龍頭股能夠長期生存,加密貨幣市場也同樣如此。在加密貨幣市場崩盤中,我們再次看到了「大與小」之間的命運差異。

FTX 作為前第二大加密貨幣交易所,其倒閉引發了全球投資者的廣泛關注。各方努力救助受影響的投資者資產,市場和美國政府也進行了長時間反思與修復,使投資者有機會拿回原本的資產,並逐步完善區塊鏈相關規範。

然而,對於規模更小的交易所,即使倒閉也幾乎無人問津,因為它們對市場影響力有限,屬於可輕易替代的存在。

如何確保投資組合的穩定性?

以上的事件讓我深刻體會到,與龍頭股相比,小型公司的風險過高,無法成為穩健投資的選擇。

那麼,如何保障投資的安全,避免在市場動盪時資產受到影響呢?以下提供三種避坑方法。

1. 龍頭股:選擇稅後淨利高且規模最大的企業

不僅要選擇龍頭公司,還需關注那些具備穩定盈利能力(長期稅後淨利 10% 以上)、雄厚資金和明顯市場佔有率的企業。

觀察行業中稅後淨利排名前列的龍頭公司,例如科技領域的蘋果、AI 產業的輝達以及電動車領域的特斯拉等,這些公司長期穩定的財務表現和市場領導地位使它們在危機中更具抗風險能力。

此外,規模龐大的龍頭企業通常擁有豐富的資源和較高的社會影響力,更容易在危機中獲得政府或市場的支持。

2. 觀察長期趨勢:抓住未來10至20年的增長方向

選擇符合未來長期趨勢的企業,是評估龍頭公司的重要一環。例如,隨著全球對 AI 需求的增加,投資於 AI 龍頭股將具備明顯優勢。同樣地,電動車、區塊鏈等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也孕育了許多潛力領軍企業。掌握這些長期趨勢能幫助我們在未來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並享受穩定收益。

3. 分散投資:降低單一市場或產業的風險

即使是龍頭股,也可能面臨產業轉型、決策失誤、政策變化或地緣政治等不可控風險。例如,昔日台灣手機王者宏達電就面臨市場重大考驗,至今仍未復甦。

因此,將資金分散到多個國家、產業和資產類別非常重要。比如,不僅限於台股半導體,更透過全球股債平衡型 ETF 將資金分配於美國、歐洲和日本等各國,同時享受美國科技股、歐洲消費品牌、日本百年商社的綜合成長。

這樣,即使某一市場短期表現不佳,其他資產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抵銷損失,保障投資組合的穩定性。

總結

過去幾次市場危機告訴我,投資龍頭股是經歷風浪後依然穩健增長的關鍵策略。小公司雖可能短期內帶來高成長,但風險之高常令人猝不及防。

選擇龍頭公司、緊跟長期趨勢並做好分散投資,可以幫助我們建立穩健的資產基石,確保資產在危機中不僅能「存活」,更能「成長」。這也是我始終堅持選擇「大到不能倒」公司的原因。

延伸閱讀:《為何美股世界No.1?從世界級公司學投資護城河概念》

不滿意投資績效?

歡迎訂閱電子報!

每周調整投資觀點,盡早財務自由!

We don’t spam! Read our privacy policy for more info.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