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這檔股票已經漲 2 倍了耶!為什麼不賣呢?不是落袋為安嗎?

這是許多同學在上我課時會提出的疑惑。

這種思維放在台股是對的,但在放眼全世界的資產配置中,這種思維很容易讓我們損失複利、損失真正累積財富的機會。

據我觀察,台灣人投資有兩大盲點:

  • 極需要安全感:投資習慣眼見為憑,落袋為安。
  • 只看台股:台股多為景氣循環股,漲後必跌。

「落袋為安」思維讓我們難賺大錢

我觀察到台灣人投資很需要安全感,原因不明。

這種安全感需求體現在不同層面:

  • 秉持「看得到才是真的資產」的觀念,讓許多人將一生積蓄都投入房地產,卻忽略其他更高報酬的投資標的。
  • 聚焦在高配息,每個月都想落袋為安,而忽略配息的來源及股票淨值的漲跌。
  • 有停利習慣,賺一點就想落袋為安,而忽略後續的複利成長;也有停損習慣,跌一點就想止血,以短期交易取代長期投資。

這種安全感需求產生的行為,很容易讓我們被房子綁住、錯失靠複利賺大錢的機會。

我不是處理安全感的專家,但我覺得把眼光放到國際市場,培養國際觀,看看其他國家的人怎麼投資、怎麼理財,是很好的開始。

延伸閱讀:《美股為何受歡迎?快速瀏覽美股4大優勢》

台股市場如何養成國人落袋為安的思維?

鼓勵投資人多看國際市場的原因在於:

台股多是景氣循環股,公司本身的成長性較低,股價要漲到數倍是很困難的。

在台股市場,多頭轉空頭,然後又周而復始,股價始終無法堆疊上去,養成國人投資習慣「買低賣高」、「落袋為安」以確保獲利。

而美股 ETF 多為成長股,公司成長性高,時間一拉長,漲個 2 倍、3 倍、甚至 5 倍都是有可能的。

這時如果用台股思維買美股,打算只賺一點就落袋為安,很容易錯過後面的複利,讓投資人難以賺到大錢。

巴菲特說:「我一生99%的財富,都是我五十歲之後獲得!」

他常用這句話鼓勵投資人眼光要長遠。

景氣循環股是什麼?有哪些產業?

這邊順帶科普一下景氣循環股。

景氣循環股在美股稱為周期性股票(Cyclical Stocks),它的特性包括:

  • 高度依賴經濟環境:景氣循環股的表現與整體經濟狀況密切相關。當經濟增長時,這些公司通常會表現出色,因為人們會增加對其產品或服務的需求;而在經濟衰退時,需求減少可能會影響其業績。
  • 資本密集型:某些景氣循環股可能需要大量資本投資,例如製造業或基礎建設相關行業。這使得它們在經濟繁榮時能夠擴大生產,但在經濟不景氣時也會因為較大的固定成本而受到衝擊。
  • 股價波動大:由於營收、獲利和本益比都會隨環境波動,因此景氣循環股的股價也會劇烈波動,造成國人習慣賺一點就落袋為安。

在台灣,這些產業通常被歸類為景氣循環股:

  • 電子製造產業:半導體和電子製造業通常屬於景氣循環股,因為其業績會隨著市場需求和科技進步波動。
  • 汽車製造業:汽車行業也是景氣循環股,因為汽車銷售通常會受到經濟景氣和消費者信心的影響。
  • 基礎建設:建築和基礎建設相關公司也往往受到景氣循環的影響。這些公司的業績在經濟繁榮時可能蓬勃發展,但在經濟放緩時可能會受到衝擊。
  • 原物料產業:如鋼鐵、水泥、塑化、石油、天然氣等。這些產業的產品需求會受到全球經濟景氣影響。
  • 資本設備產業:如機械、航運、造船等。這些產業的產品需求會受到全球投資活動影響。
  • 消費性產業:如汽車、家電、紡織等。這些產業的產品需求會受到全球消費活動影響。

總結

由於台股多為景氣循環股,股價常在一個區間波動,成長性較低,再加上華人的安全感需求,很容易養成「落袋為安」、「眼見為憑」的思維。

不過美股多為成長股,股價漲 2 倍的情況並不少見。如果只賺一點就賣掉,很容易錯過後期的漲幅,變成只賺 10% 、而失去賺 100% 的機會。

放眼世界、培養國際觀,去了解其他國家的人怎麼投資、怎麼理財,有助於提升我們的投資眼界。

不滿意投資績效?

歡迎訂閱電子報!

每周調整投資觀點,盡早財務自由!

We don’t spam! Read our privacy policy for more info.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