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老師,上完課後,我們的資產何時會翻倍?
計算資產何時翻倍,除了用複利計算機以外,一般會採用「72法則」粗估。
「72法則」是指:
72 / 年報酬率 = 資產翻倍時間(年)
用「72法則」算出來的數字往往接近整數,因此可以大致了解我們資產翻倍所需的時間。不過,「72法則」也有它的適用範圍。
72法則的適用範圍
用72這個數字,是因為它有比較多因數,能夠被大多數的數字整除。
也因此,「72法則」是一個粗略的計算方式,如果我們的年報酬率超過「72法則」的適用範圍,就會沒那麼準確。
「72法則」適用於6%-10%的投資。
當72法則遇到低息率
「72法則」在遇到未滿6%或超過10%的時候會失準。
如果是遇到未滿6%的投資,採用「69.3法則」會比較精準,也就是將72這個數字換為69.3,亦即:
69.3 / 年報酬率 = 資產翻倍時間(年)
當72法則遇到高息率
當然,我們對低息率的投資興致沒那麼大,在安全保本的前提下,報酬率自然越高越好。
在超過10%的時候,「72法則」就可以用「76法則」來代替,亦即:
76 / 年報酬率 = 資產翻倍時間(年)
用「72法則」試算我們的投資
除了加密貨幣漲跌比較瘋狂外,我自己在傳統金融的個別資產落在5%-15%之間,加總起來每年有8%-12%的年報酬率,視市場情況增減。
讀者朋友可以用自己的投資報酬率對表看資產翻倍時間。
用72法則與變體試算 | |||
投資項目 | 年報酬率 | 適用法則 | 粗估資產翻倍時間 |
活定存 | 1% | 69.3法則 | 69年4個月 |
2% | 34年8個月 | ||
債券 | 3% | 23年1個月 | |
4% | 17年4個月 | ||
5% | 13年10個月 | ||
固定收益 | 6% | 72法則 | 12年 |
7% | 10年3個月 | ||
8% | 9年 | ||
ETF | 9% | 8年 | |
10% | 7年2個月 | ||
11% | 76法則 | 6年11個月 | |
12% | 6年4個月 | ||
13% | 5年10個月 | ||
14% | 5年5個月 | ||
15% | 5年 | ||
個股 | 16% | 4年9個月 | |
17% | 4年6個月 | ||
18% | 4年2個月 | ||
19% | 4年 | ||
20% | 3年9個月 |
市場不會管我們的72法則
我在之前的文章《你也是反指標嗎?不預測市場反而賺更多》有提到過,市場被比喻為「有躁鬱症的紳士」,實際進場投資時,結果往往會跟我們想的不一樣。
當我們以為市場看空,結果它看多;當我們以為市場看多,結果它看空。
這也是為什麼不要預測市場的原因,另一層意思就是:
我們的投資報酬率不是我們能掌控的,資產翻倍的時間也是。
許多人投資想當算命師、先知,但未來是不可測的,即使用「72法則」算出何時會翻倍資產,也僅供參考。
總結
長期投資需要耐心,用「72法則」我們可以粗估需要多少年。沒有個5年以上的時間,資產是很難翻倍的。我們也可以依自己的年報酬率,把「72法則」換成「69.3法則」或「76法則」。
謝謝你的 72 法則速算法,因為有時候會想算看看定期定額,所以我會用複利計算機來算看看
https://www.investment-calculator.app/zh-tw?principal=3653925&investmentYears=15&interestPeriods=year&contribution=0&contributionPeriods=year&yearlyInterestRate=12&finalAmount=20000000&activeTab=requiredPrincip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