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下跌怎麼辦?短期下跌是長期上漲的養分

如果你總資產從沒有在一次股市上漲中賺過 100%,那麼你的總資產就不應該下跌超過 50%。

我們要對股市的長期上漲保持樂觀,不必為股市短暫下跌感到悲觀,因為下跌正是上漲的養分。

在第 11 次《致富心態》讀書會中,我們深入探討了「致富與守財」這一章,對我來說格外重要。由於我每天都有關注市場動態並記錄投資組合的習慣,股市下跌時,我總是親身感受其中的波動。而這個章節正好給了我許多寶貴的提醒。

總結來說,雖然股市的下跌無法預測,也不知道會持續多久或跌得多深,但從長期來看,這些波動是我們必須經歷的一部分,下跌最終將成為股市長期上漲的重要養分或燃料。

為什麼股市會下跌?

股市下跌有很多原因,從全球經濟變化到政治不穩定,再到公司財報不如預期,或著也可能沒有任何原因,都可能引發市場的波動。預測它何時下跌?跌多少?跌多久?意義不大。因為股市波動不只涉及理性因素,時間越短,涉及的非理性因素越多。

然而,股市的下跌並不總是壞事,反而是市場調整的一部分,是必要之惡,就像炎熱的夏天或寒冷的冬天,是四季的一部份,不必過於介懷。

過去 170 年來美國發生一系列好像股市鐵定完蛋的事,包括:

  • 4 名美國總統被暗殺成功。
  • 99.9% 企業倒閉。
  • 33 次經濟衰退,時長達 48 年。
  • 20 年的通膨超過 7%。
  • 9 次重大戰爭,死亡超過 1,300 萬人……。

儘管促成股市下跌的理由又多又正當,但美國經濟依舊成長了 20 倍。

生命中有哪些下跌,讓我們得以成長?

股市下跌其實與生活中的挑戰非常相似,許多時候我們會因為挫折和失敗而變得更加堅韌和成熟,這些的逆境常常促使我們成長,就像市場中的波動是投資者成長的催化劑,有下跌才有上漲,只要知道它長期上漲,並樂觀看待就好了。

孩子的健康下跌

孩子偶爾生病讓家長不安或心疼,但這也是孩子免疫系統逐步建立和強化的過程。每一次被病毒入侵,雖然在當下看來是痛苦的經歷,但其實是孩子產生抗體的必要之路。

短期有病毒,長期有抗體,未來才有更強的抵抗力,就像是股市波動一樣,短期有下跌,長期有上漲,我們應該保持樂觀。

民主社會的混亂

同學問我美國有很多亂象,為何喜歡美股?首先是投資與文化要分開來看,其次無論美國亂七八糟的新聞有多少,美國依舊是世界第一經濟體,全世界最強的 10 家公司有 8 家在美國。

短期的政治混亂可能讓社會看似不穩定,但這些混亂往往促進了政治改革。每當民主受到挑戰時,社會中各種不同的意見彼此碰撞,反而能讓各種體制變得更健全和透明。

這些混亂在長期內為民主制度的鞏固奠定了基礎。像北韓或中國那樣「一片祥和」、「鼓掌通過」,其投資、經濟、民生或自由真的有比較好嗎?短期有混亂,長期有透明與進步,我們應該保持樂觀。

如何應對股市下跌?

回到股市與投資,致富與守財是一體兩面,有守財才有機會致富。守財有三要:

  • 牢不可破:有足夠空間創造複利。
  • 預留犯錯空間:按照計畫並適時修改。
  • 樂觀又偏執:樂觀看待未來,同時緊盯阻礙你前進的事物。

牢不可破

既然知道下跌是上漲的養分或燃料,那麼我們待在市場的時間應該要「牢不可破」,越久越好,切莫因為下跌而離開股市。

根據 JP 摩根 2024 年的報告「投資最常犯的5個錯誤」,因為離開市場,而錯過股市表現最好的 30 天,從標普 500 指數獲得的報酬將從年均 9.8% 砍成 0.8%。



延伸閱讀:《JP摩根重磅揭露!投資最常踩的5大地雷01:離開市場》
延伸閱讀:《JP摩根重磅揭露!投資最常踩的5大地雷02:預測市場》
延伸閱讀:《JP摩根重磅揭露!投資最常踩的5大地雷03:人云亦云》

預留犯錯空間

以投資為例,雖然股市下跌是未來上漲的燃料且無法預測,但我們可以通過合理的投資組合來減少下跌的幅度。畢竟,如果能夠只下跌 5%,沒有人會願意承受 50% 的跌幅。

下跌 5% 的投資者,擁有比下跌 50% 的投資者更多的餘裕。從數學上來看,當資產下跌後,要回到原始價值所需的漲幅更大,因此控制下跌幅度有助於減少恢復資產的難度。

如果你總資產從沒有在一次股市上漲中賺過 100%,那麼你的總資產就不應該下跌超過 50%。人生有幾次總資產在一波漲勢中賺 100% 的機會?用來回本超浪費!因此就結論而言,我們的總資產不應該在單次下跌中超過 20%,畢竟漲 25% 也並非易事。

樂觀又偏執

《致富心態》書中寫:

極端性格很重要,這種性格的人會樂觀看待未來,卻又像偏執狂一樣緊盯著那些會阻礙你邁向未來的事物。

「樂觀」與「偏執」並不衝突,樂觀看待未來,偏執地排除通往未來的障礙,白話的說,就是減少犯錯。

關於樂觀

真正的樂觀是在失去中成長。

只有在賠錢時,我們才會認真檢討賠錢的原因,而賺錢的時候很難檢討自己;同樣的,失敗或失戀的經歷,才能讓我們更深入的認識自己。

關於偏執

偏執就是減少犯錯可能,以蒙格的話來說,就是「不做愚蠢的事」。

蒙格說:

「我並不比別人聰明多少,我只是一直避免做出蠢事。我發現人生想要成功,只要做到兩件事,一是不做愚蠢的事,二是活得久。大多數人認為不做蠢事有什麼難,其實這比大多數人想得還要難。」

避免做出愚蠢的行為,例如預測市場、在下跌時恐慌離開市場,或是過度使用槓桿分辨哪些是明智的決策、哪些是愚蠢的行為,其實比想像中困難很多;而唯有在市場中長期生存下來,才有機會享受複利帶來的豐厚果實。

總結

無論是在投資還是生活中,下跌和困境從來不是終點,它們是前進和成長的催化劑。每一個挫折背後,都蘊藏著進步的契機。

股市總會如孩子偶爾生病般,出現突如其來的下跌,我們所需要做的,就是對未來保持樂觀,堅定留在市場,靜待財務自由的那一天到來。

不滿意投資績效?

歡迎訂閱電子報!

每周調整投資觀點,盡早財務自由!

We don’t spam! Read our privacy policy for more info.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