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往往買在貪婪,賣在恐懼,「本多」,不一定「終勝」。
許多投資者有一個揮之不去的困擾:「買了就跌,賣了就噴」,這種現象在投資者情緒受到貪婪與恐懼驅動時尤為常見。
不少人誤以為「本多終勝」(本金多,最終勝利)是一個投資大原則,認為長期持續投入本金,累積到最終一定會賺大錢。這個詞彙來自真實日本武將的名諱「本多忠勝」。要台灣人不玩諧音梗,早就 Taiwan (太晚)囉。
實際上,若沒有正確的投資策略與心態,即使擁有再多本金,依然可能無法獲利。本文將探討為什麼「本多終勝」的理念並不總是有效,以及如何避免不健康的投資心態。
「本多終勝」的迷思:為什麼本金多還是無法賺錢?
「本多終勝」這個概念讓許多投資者相信,只要本金夠多,最終一定能在市場中獲利。然而,現實情況並非如此。
儘管充裕的本金能提供更多的投資機會,但我們的本金與時間並非無盡無窮,每次市場的上漲與下跌都是獨一無二的獨立事件,我們也沒有上帝視角,如同玩現金流遊戲般精準預測股價的最高與最低點,因此本金再多,也無法彌補錯誤的投資決策,尤其當這些決策是由貪婪和恐懼所驅動時。
買了就跌、賣了就噴,常見的原因如下:
- 買在貪婪:當市場處於高點時,投資者往往受貪婪情緒影響,急於追高買入,生怕錯過「賺錢的機會」,這往往導致在市場已達高點時進場,隨後的下跌則可能導致重大損失。
- 賣在恐懼:相反,當市場下跌時,恐懼情緒讓投資者急於割肉賣出,以避免進一步的損失。然而經營良好的公司,其股價最終會反彈,而此時已經賣出的人則錯失了隨後的漲幅,導致「賣了就噴」的遺憾。
這種「買高賣低」的行為模式,反映了情緒化決策的危險性,即便擁有再多的本金,也無法克服這些情緒所帶來的負面影響。結果是,本金再多也可能產生嚴重虧損,顯示出「本多終勝」也可能變成「本多終敗」。以下以 2020 新冠疫情為例。
買在貪婪或賣在恐懼會完蛋的案例
在 2020 年新冠疫情,許多投資者因為市場波動而出現買高賣低的情況。以下是這兩個時期的一些具體案例分析。
賣在恐懼
在 2020 年初,當新冠疫情爆發,全球股市出現劇烈波動。隨著疫情的擴散,S&P 500 指數 ETF 同年 2~3 間迅速下跌,許多投資者在股市低迷時選擇拋售,結果錯過後續反彈。正當美國死傷無數、人們還不知道疫情將持續到猴年馬月時,S&P 500 指數 ETF 已經在 3 月 16 日觸底,於 8 月 24 日再創新高,僅僅不到半年時間。直到 2024 年 10 月,疫情尚未完全結束,但股市依然持續創新高。
買在貪婪
在疫情初期,科技股如 Zoom 因為遠程工作和線上需求激增而迅速上漲,許多投資者在股價高點時進場。以 Zoom 為例,2019 年 10 月到 2020 年 10 月,一年內漲了 745%。
然而隨著市場回歸理性,Zoom 的價格出現大幅修正,導致因貪婪而進場的投資者嚴重虧損。2020 年 10 月 12 日創歷史新高後,接下來兩年跌了 84%。假設抱著「本多終勝」的迷思,冒然 All in 這樣的標的,又假設運氣真的 Taipei (太背)囉,剛好買在最高點、賣在最低點,那麼本金再多,也只是砍掉 84% 而已,差一點就 87% 囉。
時間拉長 5 年來看,Zoom 這類遠端視訊平台的價值在當時被過分高估,宛如南柯一夢。
如何破除「本多終勝」迷思,避免買在山頂、砍在阿呆谷?
「本多終勝」的前提是建立在投入正確標的,例如國家市值型 ETF 或全球股債平衡 ETF,長期定期定額投入,不輕易離開市場,最終將取得豐厚果實。如果投入像 Zoom 這樣的極端個股,還想本多終勝,真的 Tainan (太難)囉。
投資需要建立正確的心態和策略,以下是三個有效的建議。
避免預測市場
不要試圖預測市場的高低點,因為這極難做到。極少有人能預測到 Zoom 的極端股價波動,都是事後諸葛;即便有幸運兒抓到些許獲利,也是鳳毛麟角,當事人也難以複製其運氣。
投資者應該專注於長期投資目標,而不是短期市場波動。這樣可以避免因情緒驅動而做出的錯誤決策。Zoom 的案例表明,市場情緒在股市漲跌中扮演的角色比許多人想像更多。
多元化資產配置
我常開玩笑說「要相信自己命沒那麼好」。個股波動極大,透過國家市值型 ETF 或全球股債平衡 ETF 持有多元化投資組合,可以有效降低個股波動的影響,減少貪婪與恐懼對投資行為的影響,避免「買高賣低」的錯誤操作。
以 Zoom 為例,疫情蔓延初期,遠端辦公逐漸成為趨勢,各種線上資源受到重視,其股價猛烈上漲也合情合理。如何從中分一口湯喝,又不至於因誤判而損失慘重,可以藉由國家市值型 ETF 或全球股債平衡 ETF 汰弱留強,是比較安全的選擇。
檢視內心,拒絕情緒化操作
投資者應該以理性分析為基礎,進行決策,避免情緒化操作。當市場突如其來的上漲或下跌,在做任何決定前,先問問自己的心情是「恐懼」還「貪婪」。
然而,鮮少有人能像巴菲特一樣逆向情緒進行操作,多數時候還是保持理性,堅守明確的投資計畫會比跟隨市場起舞更安全,否則一時誤判,把本金重壓在少數幾檔極端標的,那未來的財務負擔真的 Taichung (太重)囉。
總結
「買了就跌,賣了就漲」這種普遍現象,其根源在於投資者的情緒化操作,特別是「貪婪時買進,恐懼時賣出」的反覆影響。
「本多終勝」的理念讓許多投資者誤以為只要本金足夠多,就能克服投資中的所有問題。然而,唯有通過多元化的投資組合,做好資產配置,並長期留在市場中累積複利,才能真正實現「本多終勝」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