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需要財務韌性?投資小白也能懂的韌性指南

如果川普大大亂揮尚方寶劍,財務韌性就是你面對未來最強的免死金牌。

還記得小時候玩仙女棒嗎?亮亮的,轉一圈很漂亮,但只要一陣風吹來,啪的一聲,火熄了。

這其實就很像我們的投資人生——看起來閃亮,但一場風暴就可能讓你從小資變負資。

你以為理財就是:開戶→買 ETF→躺平致富?太天真。這世界太不確定了!

川普一句話都能讓全球股市跳水、企業供應鏈重洗牌,更別說我們小資族的荷包。

那怎麼辦?唯一的應對方式是打造「韌性」。

  • 投資人如果不具備應對股市波動的韌性,可能瞬間被市場吞噬。
  • 我們投資的企業,若不打造韌性應對黑天鵝風險,也可能一瞬間顛覆所有的決策,我們荷包也跟著變少。

我是李紹鋒(Steve Li),擅長風險管理與資產配置。當川普狂揮尚方寶劍,「財務韌性」正是讓你扛下黑天鵝的免死金牌。

為什麼要具備財務韌性?因為川普老大是黑天鵝!

川普 2.0 時代來臨,政策劇變、地緣政治緊張與科技飛速演進,讓黑天鵝事件頻發。

所謂黑天鵝,描述罕見但改變一切的意外。

這個詞出自納西姆·塔勒布(Nassim Taleb) 2007 年出版的《黑天鵝效應》。

作者寫道:「我們的世界是由極端、未知和非常不可能發生的事物主導的,而我們卻一直把時間花在討論瑣碎的事情上,只關注一直和重復發生的事物。」

「極端」、「未知」和「非常不可能發生」,許多人拿黑天鵝用來形容川普。不過我覺得,川普更像「灰犀牛」──顯而易見卻容易被忽略,且必然會發生的重大災難

你可以不喜歡他,但你得承認,川普大大的一言一行,常常給世界帶來不可預期的風暴。

我們這些小蝦米,又該怎麼辦?也只能靠「韌性」撐過去了。

財務韌性:不怕事的底氣

我們先來釐清什麼是「財務韌性」。 

一句話定義財務韌性:被打不倒,還能跳更高。

韌性不是怕事,而是面對風險時「不怕事」的底氣。

舉個生活例子:

  • 公司突然裁員,你的存款能撐多久?
  • 股災來臨,你是砍單還是加碼?

從財務角度來看,韌性包含以下三個面向。

1. 財務韌性可抗跌:黑天鵝來時損失小

你不能保證不跌,但能減緩跌的幅度,不致於致命。

📌【案例】2020年疫情時,台股一度大跌 30%。如果是 All in 台股的投資人,多半欲哭無淚吧!而小美的投資組合只跌了15%,因為她資產有配置(股票60%、債券30%、現金10%),風險被稀釋了。

財務韌性,不等於不會遇到風險,而是風險來臨時,減少投資組合的損失。

2. 財務韌性可快速復原:回彈速度快

關鍵不是你有沒有跌,而是跌後能不能馬上爬起來。

📌【案例】由於小美只跌 15%,疫情後持續投入,每月定期定額,2021 年台股反彈,她的投資組合提早半年回到原點,比下跌 30% 的台股指數還早復原。

財務韌性,會讓你的恢復力比別人更高,投資組合 Q 彈水嫩。

3. 財務韌性成長潛力高:反彈後能創新高

韌性高的財務系統,不只是活下來,還能趁機超車。

📌【案例】同樣 3 年,小陳早早出場、資產縮水 25%;小美一路持有並逢低加碼,整體資產成長 45%。

由於一開始損失少,承受得住不心疼,心理素質比較高,持續投入,慢慢跟別人拉開距離。這就是財務韌性的力量。

靠李紹鋒的資產配置提高財務韌性

進一步來看,建立韌性不只是分散風險,更在資產配置上刻意設計出不同屬性的組合,這時候「李紹鋒的資產配置九宮格」就是很實用的工具。

九宮格把資產分為三種屬性:

  • 現金流型(如淨值不下跌的配息股票、不動產租金)
  • 成長型(如股票、創投)
  • 防禦型(如保險、黃金、儲蓄)

再進一步分類為個人、企業、國家層級的配置目標。

這種立體式思考,有助於我們在風暴來臨時,不是只有一個出口,而是多線備援,分進合擊。

以李紹鋒個人的實際配置為例:

  • 70% 佈局在全球股債平衡型 ETF(例如 AOA 組合)——追求穩健成長。
  • 20% 持有穩定幣(如 USDT或 USDC)——作為短期預備金與投資彈性來源(幣安 Binance 註冊專屬優惠連結)。
  • 5% 透過 eToro 平台跟單操作個股,增加學習與超額報酬機會。(含跟單功能:eToro 註冊專屬優惠連結
  • 5% 配置於加密高風險資產,如BTC、ETH、SOL、BNB、NEXO、CRO等。

這種結合核心穩定與衛星實驗的組合,不只是「分散」,更是進化版的「反脆弱配置」。

這也呼應另一個重要的觀念:「反脆弱」——這是塔雷伯在書中提出的概念,比韌性更進一步,不只是撐住,而是在不確定中成長。

想像一下,若你有一些資產,是市場劇烈波動時能賺錢的類型(例如下跌中低接優質股票,或擁有與通膨正相關的資產,如能源股與比特幣),那麼你就不只是防禦,而是將風險變成機會,這才是成熟投資人該追求的境界。

但這邊也提醒,我們的目的是提高財務韌性,不代表所有資產都是這種類型。

那麼,該如何一步步打造出個人的財務韌性?

這其實沒有想像中困難,以下這五個行動,就是你可以馬上開始做的事。

1. 建立6個月應急金:保障基本生存力

基本的財務韌性是,萬一失業、生病、收入中斷時,還能有錢付房租與三餐。

比如,小陳月薪 4 萬,每月花光,沒有儲蓄。2022 年公司裁員,他刷卡活 3 個月,欠債 10 萬;同樣月薪 4 萬,小美有 24 萬的預備金,撐了半年順利轉職。

2. 配置基本保險:避免一病破產

至少該有住院醫療與意外保險,為不可預測的重大開支加保護傘。

比如,小陳騎車出車禍,住院 7 天自費開銷 6 萬;小美同樣車禍,理賠 4 萬現金,還加住院津貼每天 5,000 元。

以上數字只是為了說明提高財務韌性的好處,請根據你的需求規劃保險。一般建議提撥 「10% 月收入」,購買 「10 倍年收入」保額的保險。

3. 資產分散配置:別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

結合股票、債券、現金,依風險承受度調整比例。

比如,2022 年股市下跌時,單壓台股的小陳資產跌 30%;而持有全球股票+債券的小美跌幅僅 13%。

4. 絕不借錢投資:槓桿是放大鏡,也是放大炸彈

市場震盪時,有韌性的人撐過去;加槓桿的人爆倉退出。

比如,小陳看高配息 ETF 每年配息 8%,信用貸款投入 50 萬,結果跌一成賠掉本金 5 萬還要還利息,投資體驗從此黑暗。

5. 情境模擬練習:提前排演危機劇本

假設不同危機:股市崩 30%、房價跌 20%、收入減半……想想你怎麼應對。

每半年自己做一次財務壓力測試,像做防災演練一樣。比如,每半年把手頭上的錢全部送給伴侶,給老婆驚喜之餘,提高自己抗驚嚇的能力。

總結:財務韌性,打不死的投資小強

市場永遠有風險,黑天鵝也永遠不請自來。如果川普大大亂揮尚方寶劍,財務韌性就是你面對未來最強的免死金牌。

你不需要會預測風暴,但你可以準備雨衣、建好屋頂,甚至學會衝浪。

從今天開始做一點改變,讓自己不只是普通投資人,更是有風險管理思維的智慧財女/財男。因為真正能致富的人,不是最會衝的,而是最撐得住的。

不滿意投資績效?

歡迎訂閱電子報!

每周調整投資觀點,盡早財務自由!

We don’t spam! Read our privacy policy for more info.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