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 AOA 是老師的營業秘密,為何還願意公開?
我喜歡跟大家一起賺錢。助人一直是我的初衷,而不是獲利。所以在分享知識方面,我跟一般的投資老師或 KOL 不太一樣。
這邊公開我自己喜歡的3 個標的:
- AOA:全世界股債平衡型 ETF,每年平均報酬 8%-12%,佔個人總資產 70% 左右。
- NVDA:國民爸爸的輝達,AI 產業現階段的領頭羊。配置時佔個人總資產約 1%,現在漲了30 倍。
- BNB:幣安交易所自己發行的平台幣,現在,配置時佔個人總資產約 1%,現在漲了超過 30 倍。
延伸閱讀:《一檔 AOA 搞定資產配置!輾壓安聯收益成長與聯博全球非投等債》
延伸閱讀:《NVDA股價超高還能買嗎?大膽入手NVDA的6大理由》
延伸閱讀:《光BNB就值1000萬?有錢人怎麼抱得住?》
為何願意公開明牌與策略?
我希望推廣資產配置的重要性,特別是跨幣圈的資產配置,在現代投資中仍然不夠主流。
畢竟我自己是靠資產配置的策略擁有穩定的被動收入,當然會希望大家都有機會跟我一樣,過上財務自由的生活。
我的投資收入遠遠大於其他工作收入。授課是希望把長期有效的投資觀念與策略分享出去,賺錢只是枝微末節。
我覺得心態對了,錢自然會來,如果藏了一手,等到所謂的「高階課」才揭露,學生怎麼跟我一起賺?
大方公開明牌與策略,就與其他 KOL 拉開差距
我是一個願意揭露個人資產的人,因為這表示我宣揚的投資策略或明牌是有效的,這在遊戲迷因中稱為「附上人權」。
最棒的是,只要願意買下所有我投資的標的推,然後抱緊處理,就能取得類似的報酬:
我的過去(報酬)你來不及參與,我的未來(報酬)你會與我同行。
不藏私,才能幫到學生
如果一個學派都在藏明牌、藏策略,那這個學派只會凋零,學生只會越來越弱。如果一個學派都不藏私,有什麼都分享出來,大家才會一起壯大,老師學生教學相長,共享市場平均報酬,達成真正的「共同富裕」。
投資佔絕大多數收入
我的投資收入遠遠大於其他工作收入。
若投資策略長期有效,工作收入佔比會越來越小,投資收入佔比會越來越高,這種結果是遲早的事。
我們總有一天會老去,一定要盡早準備一個「與身體健康低相關」的收入來源。坐在螢幕前盯盤交易,對我來說只是另一份工作,不是投資。
巴菲特說:
在現在的課程安排中,基礎課已經可複製我 80% 左右的明牌( ETF 及穩定幣)。
如果藏了明牌,等到所謂的「高階課」才揭露,基礎課豈不是白上了?而我劃分出進階課(Cefi)與高階課(Defi)的原因,也純粹是出在風險與知識門檻較高而已。
不推崇交易手續費
我的投資策略是券商、理專或交易所最不樂見的資產配置+長期投資。
這種策略能省下不必要的手續費,可確保投資人在長期持有下獲得最大利益,然而券商就直接失去賺交易手續費的機會。
有些投資老師會透過合作的營業員來給學生註冊證券戶,靠帶單賺取學生的交易手續費,或是 feat. 某個券商。
而幣圈 KOL 則主打網格交易,是因為當用戶通過這些連結註冊並進行交易後,KOL 可以從中獲取一定比例的手續費分潤。具體來說:
- 手續費分潤:每次交易用戶支付的手續費,平台會按一定比例分給 KOL。由於網格交易涉及相對頻繁的交易操作,KOL 可以從大量的交易手續費中獲得可觀的收入。
- 推廣獎勵:部分平台會針對成功推薦新用戶的 KOL 提供額外的獎勵,如現金獎勵、交易優惠等。
我雖然也會分享個人推薦碼,不過我不喜歡頻繁交易導致的成本與費用,也不認為頻繁交易是長期有效的投資策略,所以就不會鼓勵學生用這樣的策略來賺錢,還遠不如公開所有標的,互相鼓勵抱好抱滿,大家一起賺市場的錢。
如何知道我還有哪些標的?
其實投資要致富,關鍵不在我買什麼,而在於願意抱多久?怎麼配置?投資觀念是否正確?
有些人買了輝達,賺 10% 就跑,那知道再多標的也無濟於事。
不過,仍有幾個管道可以了解我的投資組合全貌。
- 資產翻倍計畫(報名連結):透過付費課程取得明牌最快的方式,手把手教學,從完全不會到完成配置。而且課程內容與時俱進,因此歡迎常常複訓。課程的硬傷是時間往往不夠用,沒有餘裕解釋背後的投資觀念和原理。
- 一生悠閒的人生決策學:如果想惡補投資觀念,可到部落格搜尋關鍵字,當然也能選感興趣的主題,例如「資產配置」、「加密貨幣」、「房地產」等。
- 學以致用讀書會:免費的臉書讀書會社團,用 Zoom 進行,每個月舉辦 2 次,採在讀書心得、時事與提問之間交替探討,偶爾會聊聊市場上較火熱的標的。
總結
我願意公開我的投資策略與標的,是因為我喜歡跟大家一起賺錢,並希望與更多人分享正確的投資觀念。
助人為快樂之本。透過公開和分享,不但能幫到更多人,還能建立教學相長的文化圈,一起共好。